产学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学合作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它是一种被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的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合作教育的概念和模式以来,几经探索,产学合作教育在我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文章从当今产业发展之需求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新形势下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文章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产学合作教育,其办学形式从本质上来说是开放性的,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一定的合作教育模式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必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当时和当今的社会背景出发来考察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是文章的总体思路。面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和当今产业亟待升级的现实,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和模式等方面必然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其次,文章开篇就对论文使用的两个重要概念--“产学合作教育”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内涵予以界定,并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层面来解析合作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然后,文章回顾了产学合作教育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史,详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合作教育模式和国内有代表性的两所高校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运行模式。同时,也对东南大学无锡分校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概述。 最后,从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特征入手,在对无锡地区进行个案调查的同时,找出当今产学合作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从社会发展阶段限制、产学双方差异和政府支持缺失三方面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根据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政府宏观层面和高校微观层面两个层面来理清发展产学合作教育的思路,主要包括寻求产学双方合作的结合点、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和健全产学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同时,对今后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发展产学合作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介绍了用MAX202E和单片机AT89C51的UART端口构建的串行通信接口以及与PC机通讯时硬件组成和软件编程的相关内容。 Introduces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uilt by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