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调控aroC以及aroC影响迟缓爱德华氏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_zhe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简称Et)是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该菌感染宿主广泛,能够感染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人类等,引起鱼类爱德华氏菌病,造成水产养殖业重大的经济损失;它感染人体,引起败血症、肠炎、脑膜炎等。溶血相关基因(Et haemolysin activator gene,简称eha)是ET13菌中一个重要毒力转录调控因子,影响该菌的生物膜形成,但其机制不清楚。我们课题组前期通过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coimmunoprecipitation, 简称ChIP)试验发现,eha可以和aroC直接结合。
  生物膜内部的细菌能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使感染易于慢性化、难于控制。Et菌感染宿主时,一旦在其体内形成生物膜,将会使得抗生素等药物的药效降低,增强宿主的死亡率。aroC 基因编码的分支酸合成酶,是莽草酸代谢途径下游支点的重要酶,影响莽草酸途径次生代谢产物吲哚的产生;吲哚是细菌一种新的密度感应信号分子,在大肠杆菌中能影响该菌生物膜形成,因此,我们推测aroC能影响Et菌生物膜形成。
  本文拟探讨:aroC对ET13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再进一步研究Eha调控aroC对ET13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1. aroC缺失株与互补株构建
  1) 利用自杀质粒pWM91构建ET13菌的aroC缺失株(△aroC)。首先将合成的aroC 两侧片段F1F2与自杀质粒pWM91连接,连接产物涂布在LB平板(含Ampr),PCR和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WM91-F1F2;再将该重组质粒电转入E.Coli SM10λpir中,含重组质粒的SM10λpir与ET13菌进行接合反应,接合产物涂布在平板上(含Ampr和colr),挑选阳性菌落,并用PCR鉴定筛选接合子;再将接合子涂布在含15%蔗糖的LB平板(含Colr),挑选在Ampr和colr双抗平板上不生长,仅在colr抗性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并用PCR筛选△aroC株;传代十次以后,用PCR挑选稳定的△aroC株。
  2) 将aroC片段与质粒pACYC184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ACYC184-aroC,将其电转入△aroC株,挑选LB平板(含Tetr)上的单菌落,并用PCR和双酶切鉴定C△aroC株。
  2. aroC对ET13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首先,用试管-结晶紫法检测野生株、△aroC株及C△aroC株在8、12、16、24、36、48、60及72h不同时间体外生物膜形成的情况,进一步利用96孔酶标板结晶紫法、荧光染色法及扫描电镜法比较上述三种菌株在48h时体外生物膜形成的差异。
  2) 建立小鼠皮下植入物细菌生物膜形成模型,摸索不同ET13菌液浓度及培养时间对皮下植入物表面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利用荧光染色法与扫描电镜法比较小鼠皮下植入物表面野生株和△aroC株在72h时形成生物膜的差异,并对植入物表面生物膜内的野生株和△aroC株细菌数目进行了平板计数。
  3) 利用软琼脂平板法、穿透黏蛋白法、镀银法及qRT-PCR法分别检测上述菌株运动、鞭毛形态和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利用Hep-2细胞粘附试验及肠定植试验检测野生株与△aroC 株粘附能力,并利用蛋白定量法、苯酚-硫酸法及香醛法分别检测胞外多聚物中蛋白质、多糖和脂质的含量;最后,利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法测定上述菌株培养基上清中吲哚浓度,并利用荧光染色法检测外源性吲哚对△aroC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3. Eha调控aroC对ET13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1) 将aroC启动子区域片段插在质粒pBAD-lacZ报告基因lacZ前,构pBAD-ParoC-LacZ质粒,并将该质粒分别电击进入 ET13 的野生株和△eha 株,构建了pBAD-ParoC-lacZ-ET13和pBAD-ParoClacZ-△eha两种菌株。利用qRT-PCR法检测野生株与△eha株中 aroC基因的转录活性,ELISA法比较上述两种菌株在0.5%H2O和pH=6.3条件下所产生的β-gal活性的差异。
  2) 将重组质粒pACYC184-aroC电转入△eha株中,构建△eha-aroC不完全互补株。
  3) 利用 96 孔酶标板结晶紫法、荧光染色法及扫描电镜法分别比较野生株、△eha 株、C△eha 株和△eha-aroC 株在体外 48h 时形成的生物膜;软琼脂平板法、镀银法及qRT-PCR法分别检测上述菌株运动、鞭毛形态和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并利用蛋白定量法、苯酚-硫酸法及香醛法分别检测上述菌株胞外多聚物中蛋白质、多糖和脂质的含量;最后,利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法测定上述菌株培养基上清中吲哚浓度。
  结果:
  1. aroC缺失株与互补株构建
  1) △aroC株的PCR鉴定结果显示,ET13菌株中aroC基因成功敲除。
  2) C△aroC株的PCR鉴定与pACYC184-aroC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aroC株中含有该重组质粒。
  2. aroC对ET13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试管-结晶紫法检测结果显示:野生株与C△aroC株在48h时形成成熟地生物膜,而△aroC株形成的生物膜极少。96孔酶标板结晶紫法、荧光染色法及扫描电镜法结果显示,野生株与C△aroC株在盖玻片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量多且聚集分布,而△aroC株在盖破片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极少且零散分布。
  2) 10μL含菌量1×108的△aroC株在小鼠皮下植入物表面培养72h时形成的生物膜量明显少于野生株。
  3) 野生株和互补株运动环直径长于△aroC株,形成的鞭毛数量多且长;△aroC株鞭毛短且数目少、该缺失株中鞭毛合成基因fli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
  4) 光镜下观察这些菌株粘附Hep-2细胞的数目并将粘附细胞的细菌进行菌落计数,结果发现,△aroC株粘附在Hep-2细胞上的数目明显少于野生株;小鼠肠定植结果显示,△aroC株仅在第3天与第5天定植在小肠的细菌数少于野生株。
  5) 与野生株和互补株相比,该△aroC株生长4h后,产生的吲哚浓度显著下降,添加不同浓度外源性吲哚至缺失株LB培养基中,缺失株形成的生物膜量逐渐增多,特别是添加30μM吲哚,该缺失株的生物膜增加量最明显。
  3. Eha调控aroC对ET13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 PCR 鉴定电泳结果与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地构建了 pBAD-ParoClacZ-ET13和pBAD-ParoClacZ-△eha两种菌株。
  2)与野生株和C△eha相比,△eha株中aroC基因转录水平明显下降,野生株和C△eha中该基因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差异;ELISA法结果显示:在0.5%H2O2和pH=6.3条件下 , pBAD-lacZ-ParoC-ET13 株 所 产 生 β- 半 乳 糖 苷 酶 活 性 明 显 高 于pBAD-lacZ-ParoC-△eha株。
  3) 96孔酶标板结晶紫法、荧光染色法及扫描电镜法检测结果显示:野生株和C△eha株在48h时形成的生物膜量多于△eha株和△eha-aroC株,且△eha-aroC株形成的生物膜量多于△eha株;△eha株在48h时形成的生物膜量明显少于野生株和C△eha株且生物膜分布零散。
  4)软琼脂平板法检测结果显示,△eha株和△eha-aroC株的运动环直径明显短于野生株和C△eha株,△eha株和△eha-aroC株的运动环直径无明显差异;镀银法与qRT-PCR的结果发现,与野生株和C△eha株相比,△eha株和△eha-aroC株鞭毛变短且数目减少、鞭毛合成相关基因fli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与△eha株相比,△eha-aroC株鞭毛长且数量多、fliA基因转录水平高。
  5) 利用蛋白定量法、苯酚-硫酸法及香醛法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和C△eha株相比,△eha株和△eha-aroC株生物膜胞外多聚物中仅多糖含量明显下降,而且△eha-aroC株胞外多聚物中多糖含量高于△eha株。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法检测结果显示,△eha株和△eha-aroC株分泌到培养基上清的吲哚浓度明显低于野生株和C△eha株,而且△eha-aroC株分泌到培养基上清的吲哚浓度高于△eha株。
  结论:
  1. aroC基因缺失,ET13菌体内外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
  2. aroC基因通过影响ET13菌鞭毛合成、上皮细胞粘附、胞外多聚物中多糖及QS信号分子吲哚的生成,来减少该菌生物膜的形成;
  3. 转录调控因子Eha对aroC基因的表达起正调控作用;
  4. eha基因通过影响ET13菌鞭毛合成、上皮细胞粘附、胞外多聚物中多糖及QS信号分子吲哚的生成,来减少该菌生物膜的形成;该缺失株中过表达aroC基因,能回复部分上述功能。
其他文献
期刊
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肿瘤细胞释放的自噬小体(TRAPs)不仅能诱导B细胞成为IL-10+Breg型,而且能诱导巨噬细胞成为PD-L1high IL-10+M2型,是肿瘤微环境抑制性免疫细胞形成的新机制。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可分泌细胞因子,直接影响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功能以及肿瘤细胞转移。前期实验发现:肿瘤细胞释放自噬小体(TRAPs)能诱导中性粒细胞分泌ROS,抑制CD8+T细胞和CD4
学位
报纸
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耐药和复发转移现象日益严重,如何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面临着重大挑战,还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研究发现,纳米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特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更重要的是,纳米银与化疗药联合可产生协同抗瘤效应,因此倍受研究者关注。作为极具开发潜力的光热转换介质,纳米银三角(silver nanotriangles,AgNTs)由于其各向异性和特殊的几何形状还具有良好的光
学位
研究背景:寨卡病毒(ZIKV)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的恒河猴体内分离。1953年,人感染寨卡病毒首先于尼日利亚发现。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60个国家报道了ZIKV感染病例。ZIKV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例如格林-巴利综合症和先天性寨卡综合症,症状包括小头畸形,脑部异常和其他先天性畸形等。该病毒由伊蚊传播,与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日本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同属于黄病毒属。ZIKV是一种有包膜的
学位
期刊
期刊
研究背景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致死率仍高达40%,这源于我们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缺乏深刻理解,导致临床暂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失控的急性肺组织炎症反应是诱发ALI/ARDS最重要的因素。在发生急性肺炎时,大量被募集到组织中的单核细胞加重了炎症反应。因此,控制进入肺组织中的单核细胞数量可以作为缓解ALI/ARDS的重要手段。  在发生急性肺组织炎症时,肺组织中产生的单核
背景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主要的非传染性致死疾病,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并且较非糖尿病患者发病时间提前14.6年,而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正在逐年提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T2DM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及外周动脉疾病。加强T2DM患者的综合管理能够最
学位
脑胶质瘤是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由于脑胶质瘤细胞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而且目前临床诊断脑胶质瘤多局限于基础形态学,手术治疗并不能完全将肿瘤组织切除,且术后易复发;化疗和放疗常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手段,不能特异杀伤脑胶质瘤细胞,同时还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因此恶性脑胶质瘤病人的治愈率低,预后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