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时期的苏美关系研究(1969-1979)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che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抗一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关系的主要特征,苏美对抗的根源既有国家利益的冲突,也有意识形态的对立。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美从紧张对峙开始转向缓和。在国际和国内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苏美开始在政治协商、军备控制、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试尝试进行交流与合作,于是缓和成为20世纪60年末至70年代末苏美关系的一大亮点。苏美关系的缓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大阵营的紧张对峙,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国际格局向多极化的演变。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对1969-1979年缓和时期苏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关系的研究,梳理缓和时期苏美关系的具体演变,揭示苏美缓和产生和衰落乃至最后失败的根源与原因,论述缓和的经验与教训。具体内容为:(1)苏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的历史背景、国际和国内政治背景;(2)苏美构建秘密和公开的政治协商机制、推动政治缓和的发展以及苏美合作陷入困境;(3)苏美军控谈判的进程、军事合作中的问题;(4)苏美努力发展经济、建立经济合作的规范、合作的成果及关系的恶化;(5)苏美建立文化交流的规则及文化交流的内容;(6)从认知错觉、实力不对称、军事上缺乏互信方面分析苏美缓和衰落的原因;从国际体系、相互影响的作用力、苏美合作的启示探讨缓和的遗产。   综上所述,1969-1979年苏美关系的缓和虽然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苏美之间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两极对抗格局也没有因苏美缓和而发生彻底改变,缓和对于苏美双方而言都是推动其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手段。本文认为,苏美缓和的发展变化除了深受各自政治价值观影响外,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1)提升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减少在欧洲的竞争;(2)苏联在东欧地区的利益;(3)美国与西欧之间的信任关系;(4)坚持和控制军备竞赛。
其他文献
信息化工作经过近几年的有力推进,已经初步形成了飞机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技术体系,在CAD、PDM、ERP方面开展了先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实现了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以及对制
苏东剧变,直接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到处于低潮。然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客观规律,它的实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经过曲折之后必将得到新的发展。社会主义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旨在对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对中亚的经济外交进行探索和研究,研究时期划定在普京任代总统至今。   新世纪初的俄罗斯面临着艰巨的国家复兴任务,要求外交政策为国内发展营造
学位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高温胁迫下不同热敏感性小麦品种光化学活性和能量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7.5℃以上的高温胁迫下,与热敏感的小麦品种‘Torysa’相比,耐热品种‘Il
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逐步完善了驰名商标的认定机制,并且加强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韩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也是起步较晚。近年来,驰名商标的保护日益成为企业和
学位
The robust stability and robust sliding mode control problems are studied for a class of linear distributed time-delay systems with polytopic-type uncertainties
1945年到1947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二战的结束、日本的投降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也处于不断的调
学位
目的及时掌握清远市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适时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方法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随机抽样,按GB/T 13025.7-19999中碘离子测定法测定。结果 2009—2
牵连犯及其处断原则是关乎对犯罪人进行准确定罪量刑的重要问题,自该概念传入我国起,刑法理论界便进行了长久的探讨,但至今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在刑事立法中,我国现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