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体附着规律、胶结结构特征与胶结颗粒料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angguopi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间的胶结物可以显著改变颗粒料的力学行为,提高颗粒料的力学性能。水泥基胶凝材料在颗粒堆积体中流动附着形成的胶结结构对胶结颗粒料的力学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胶凝流体在颗粒堆积体中的附着行为与流变参数密切相关。本论文首先通过流动附着试验分析了浆体附着量随浆体流变性能的变化规律,其次通过CT扫描技术分析了浆体附着结构与浆体附着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胶结颗粒料强度与浆体附着量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浆体附着量对胶结颗粒料力学特性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有:1.开展自密实水泥净浆的扩展度试验和水泥净浆在球形颗粒堆积体中的流动附着试验,研究净浆在球形颗粒堆积体中的流动附着,得到了浆体附着量随浆体流变性能的变化规律。基于Bingham流体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浆体附着量随浆体屈服强度和粘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浆体屈服强度是浆体流动附着的控制性参数。2.基于X射线CT扫描技术探测了胶结颗粒料的内部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处理方法,可精准区分球形颗粒、浆体和孔隙结构。通过分析浆体结构特征,发现净浆在球形颗粒堆积体中的附着形态为分叉结构,且不同于湿颗粒中水形成的分叉结构。浆体胶结结构及其空间分布与浆体附着量密切相关,即浆体胶结结构取决于浆体的流变性能,高流动性的净浆在颗粒体中的附着形态主要有液桥状、三聚体和填充四面体等,低流动性的净浆在流动过程中会填充颗粒堆积体中微小空隙,相邻颗粒上的浆体结构会逐渐聚集,形成贯通胶结颗粒料的浆体结构。3.在胶结颗粒料微观破坏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构建了胶结颗粒料强度与浆体附着量之间的理论模型,采用单轴压缩试验获得胶结颗粒料的全应力应变曲线,根据试验数据验证了强度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浆体附着量对胶结颗粒料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和峰值破坏能的影响。4.采用声发射技术研究胶结颗粒料在加载过程中的内部响应特征,同时采用相机同步捕捉胶结颗粒料的表面变形特征,发现胶结颗粒料内部声发射信号的起始时间随浆体附着量的增加逐渐前移,胶结颗粒料的破坏模式分为剪切破坏和圆桶型鼓胀破坏,随着浆体附着量的提高,胶结颗粒料的破坏模式逐渐从剪切破坏转为圆桶型鼓胀破坏。
其他文献
场景分类旨在通过周围环境背景信息对所处场景进行分类,是环境监测任务的重要环节。针对真实的环境场景容易同时出现多种事件从而生成干扰信息对场景分类精度造成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场景分类系统,该系统联合早期融合和注意力机制对视听特征进行双重融合,从而有效提升场景分类性能。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单模态信息单一、片面的局限性,本文使用注意力机制对视听特征进行多模态融合。由此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软件由此应运而生,不久之后就出现了软件工程这门新的科学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涉及到统计学、计算机等多方面科学知识的复杂的软件学科,从软件工程诞生到现在,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本文对软件工程的发展起源、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做出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期望能对软件工程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背景与目的:抑郁症具有高度异质性,抑郁症个体可能有不同的疾病体验及临床表现,或将影响其对首诊途径的选择。本研究旨在比较精神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首诊抑郁症患者症状学特征,探索对区分两种医疗机构患者较为重要的临床指标,并比较两种医疗机构的抑郁症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多中心研究,依托中国抑郁障碍临床特征调查,纳入首诊于全国16家精神专科医院及16家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科,符合《美国精神疾病分类》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异紫堇定碱衍生物(derivate of Isocorydine,d-ICD)能够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的体内外的增殖、转移及增加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在d-ICD处理的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和Huh-7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中检测分析中发现,TCF12基因表达下调。因此本研究对TCF12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和机制进行了研究。转录因子12(Transcription f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管是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都对电能的需求的越来越大。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改变,给电网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问题,对电网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对于电力供应商来说,可以依靠准确的负荷预测来应对某些时间段内电力不足或过剩事件的发电调度,有利于提高系统负载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自电力工业诞生以来,负荷预测一直是一个基本的商业问题,准确的负荷预测有
随着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信和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爆发,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芯片是未来万物互连和各种智能应用落地的物理基础。AI芯片最重要的是算力和功耗,在摩尔定律几乎走向物理极限的情况,AI芯片的算力提升和功耗降低越来越依赖于具有3D(Three-dimensional)
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机载电脑处理能力的快速提升,为无人机目标追踪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无人机目标追踪技术的真实应用场景中,很容易因为目标的高速移动或者相机视野的短暂丢失而导致目标追踪飞行任务执行失败,进而导致无人机难以控制甚至引发危险。因此,研究一套硬件和软件稳定性强的目标追踪系统对于无人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从硬件、软件以及算法这三个角度去设计一套完整的无人机目标追踪系统,本文的主
量子通信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保护信息安全,在理论上拥有无条件的安全性,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正在逐步走向工程实用化。量子通信主要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SDC)、量子秘密共享、量子隐形传态(Teleportation)、量子密集编码等;其中前三者被统称为量子保密通信或者量子密码学。量子纠缠作为量子力学的特性之一,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有着众多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纠
近些年以来,红外小目标检测任务受到非常多的关注,在海上监控和预警系统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传统的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方法非常依赖手工特征的设置,导致模型不稳定,难以适应场景的变化;而使用深度学习直接检测的方式也因为尺度问题很难检测到真正的小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红外小目标图像的检测,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纹理增强的红外小目标分割检测网络GSTD-Net,并在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强弱监督联合的网络损失函数,具
由于自然灾害种类的多样性和突发地点的不确定性,应急通信系统需要满足多种复杂环境下的信号覆盖和大带宽的需求,同时体积小、易于部署。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是采用通用硬件来设计通信系统,在基带端使用软件的灵活处理来兼容多种信号的制式,以此缩小通信系统的整体尺寸,具有灵活性高、便携的优势。本文采用软件无线电架构来设计多天线数字波束赋形电路将充分发挥数字波束赋形在信号覆盖、提升带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潜力,同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