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报道与国家形象——《华盛顿邮报》网站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分析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l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对国家形象的关注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可以增强本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还可以对本国和外国公众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因为国家形象的这种巨大吸引力,各国政府都着力于自己国家形象的塑造。国家形象在传播过程中的可塑性具有极为重要和广阔的战略空间,其中新闻传播是其制高点,是能否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的重中之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和体育文化在全球的流行,使得奥运会成为了全球性媒介事件。经过百年的发展、完善,奥运会己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成为了各国争相举办和报道的国际性媒介事件。奥运会具有表演性、对抗性、情感性、悬念性、公众性、全球性等特征,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新闻资源和一个空前巨大的受众市场。每一个奥运主办国在展示自己竞技体育水平的同时,也在通过这个舞台努力展现自己良好的国家形象以获得国际的认同。媒体通过选择、重组或遗漏建构奥运会的报道议题,不仅可以影响到公众对奥运会的认知,同时也能影响到公众对奥运主办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对以《华盛顿邮报》网站为代表的西方媒体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在通过奥运报道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国外媒体仍是以数量相对不多的篇幅和以政治为主的角度对中国进行报道,对于我国媒体而言,增强媒体机构的公信力,利用新媒体的潜力,贯彻信息公开条例,积极掌握国家形象塑造权,才能更好的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奥运报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就研究现状而言,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对奥运报道的研究不够具体深入,缺乏理论意识,对于西方媒体的报道,往往习惯于套用“妖魔化”的框架。因此,通过分析北京奥运会期间西方媒体的具体报道,从媒体的本身特征和市场受众需求角度认识西方媒体,跳出某些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的思维,理性的认识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培养意见领袖等方法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国家的声音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其他文献
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占总事故的绝大多数,其中顶板大面积冒落时在工作面和巷道中所引起的空气冲击波加大了冒顶事故的危害。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对坚硬顶板大面积冒落所造成的巷
当高大的建筑物落成时,地面不均匀沉降会使建筑物发生倾斜,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会使建筑物产生裂缝。因此,必须及时准确地观测、处理,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一、倾斜观测1.对
维基是Web2.0时代的一个新生力量,它实现了“人人当编辑,人人当记者”的双重梦想,维基技术实现了大众的协同创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波及到了社会知识领域、企业知识领域、
学位
期刊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
质量优、造价低、工期短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最高目标,该目标界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即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工期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
大众媒体与传播政治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大选又是传媒和象征政治的最高表现形式。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历时之久、受关注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其中互联网更是起到
学位
学位
和谐社会这一思想观念的形成和产生,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而且它的提出和构建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时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又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会是党
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的同时,网络购物作为重要的网络应用也蓬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从总体上对其进行简单的行为描述已经不能清楚的说明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行为。因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