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的化学成份进行了研究。综合运用薄层色谱(TLC)、制备薄层色谱(PTLC)、硅胶柱色谱(CC)、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反相柱层析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利用UV、IR、MS和NMR等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有新化合物6个,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论文中还对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综述了金粟兰科植物中独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倍半萜的二聚体化合物。
其他文献
水性聚氨酯因为具有环境友好性,无毒无污染,且不易燃烧等优点,在日常生活和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过程中,水替代有机溶剂作为分散剂,因而大大减少了挥
纸媒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正在遭受“纸媒困境”的冲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不仅是内容的融合,也是渠道的融合。作为占据一定话语权的权威性媒体,纸媒应该主动适应新媒
固-液界面相互作用对于电反应过程中的电荷产生、传导及交换等都有重要影响。实际电反应过程的电极表面总是存在枝晶、孔隙等不同于理想镜面的微纳分形破碎结构,其界面扩散、接触及摩擦等都会受表面张力等影响而偏离理想平行电场模型。传统界面分析方法难以实时监测分形结构固-液界面的状态变化,研究需要探寻新的界面分析表征方法。基于纳米增强摩擦电效应的纳米发电机近年来备受关注,其输出与界面接触及摩擦状态紧密相关。将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