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系统运转的基本技术设施,在政治沟通领域,为政府和公民的互动提供了技术架构。网络问政平台在网络技术、公民意识崛起、政府职能转变等多种背景条件下兴起,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走向了规范、有序,成为政治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对于网络问政平台的跟踪研究寥寥无几。网络问政平台的运行现状和功能发挥情况关系到政治沟通是否畅通、社会稳定、和媒体政治角色问题,因此对网络问政平台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制度化的网络问政媒介——“阳光重庆网络问政平台”。阳光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是重庆市最早和最大的网络问政平台,是重庆市民与政府进行政治沟通的官方媒体渠道。政府和公民通过网络问政平台沟通的信息文本是本文的基本研究单元。区别于学界对网络问政经验性、描述性的研究,本研究将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将信息沟通过程置于政治沟通理论的“政治输入—政治输出”框架下,通过对阳光重庆网络问政平台的诉求即信息文本抽样后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作为政治沟通媒介的网络问政平台在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方面发挥了功能,功能的效用主要集中在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和提高政府回应效率方面。同时,网络问政平台功能的发挥也存在一定的限度:公民的政治参与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提升或深化、公民意识有待培养、以及政府的高回应背后依然存在着传统政府的逻辑。本文意图在于描绘一种政治沟通的中介渠道、分析经由渠道传递的内容,并解释渠道在政治沟通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公民、政府、行动和政策。上述内容旨在揭示理想渠道与现实的差距,并对差距的原因做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