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核分享制度:变迁与管理(1954-1966)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ri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历史解释类论文,目的在于解释冷战前期在北约内部出现的核分享制度这一历史现象。本文的研究兴趣从这个问题而来:面对核困境,北约作为同盟为什么没有发生大的分裂?这违反传统现实主义常识。从同盟内的自我调适这个角度衍生出本文想要回答的三大问题:作为一项适应与管理核困境的制度,北约核分享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如何?核分享机制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发生变迁?谁以何种手段对核分享加以管理?针对这三个问题,答案也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本文的史实基础部分。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根据美国解密档案来还原1954年至1966年北约内部核关系及核分享机制的建立与变迁的具体过程。五十年代中期以后,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开始建立一套调和核困境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核分享机制,其目的是,以赋予欧洲国家对核武器的部分控制权的方式来整合欧洲、维护北约团结。肯尼迪政府对这一政策的精神与内容都进行了调整,但仍然放弃了美国对其核力量的绝对控制权。结论是,北约之所以能够在核困境中保持完整,是因为在它的内部建立了一套较可信、可行的核产权制度。第二章和第三章构成正文的第二个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利用同盟制度选择/变迁理论模式来观察和解释北约核分享制度的出现与变迁。第二章的目的是阐述同盟制度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理论假设。这一模型主要从交易—组织替代的角度解释同盟制度形成的原因、同盟可能的组织形态以及制度选择/变迁的机制。该模型认为四个因素影响着同盟制度的选择/变迁:可能的同盟组织形态/制度的成本/收益比较、同盟生产的主要安全产品的公共产品程度、同盟制度交易成本与产出风险之间的均衡状态以及组织环境及历史经验/认知所决定的同盟成员在运行风险和关系风险之间的选择。第三章则运用制度选择模式来具体解释北约核分享制度的形成与变迁。我们从制度选择模式的四个理论假设中推出预言,然后在案例分析中使用过程追踪和比较分析法来检验这些预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北约同盟成员安全合作上的成本与收益值的变化、美国核威慑能力公共程度的变化、北约国家在产出风险分配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均衡以及美国决策者在关系风险与运行风险之间的不同选择这四个变量能够有效解释北约核分享制度的出现与变迁。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正文的第三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利用同盟管理模式从另外一个侧面来分析美国核分享政策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的涵义。第四章的目的是描述同盟管理模式。这个模式从个体和组织层次上描述了同盟成员国为了确保合作承诺可信性可能会具有的救济手段,回答了如下问题:如何实现安全交易安全,在组织层面上正式与非正式风险控制各有什么作用,信任行动在同盟关系中有何功能?第五章则运用同盟管理模式来分析美国政府具体的核分享措施的意义。北约核困境的根源在于北约欧洲国家对美国延伸威慑承诺的可信性产生怀疑,重建这种可信性就成为核分享的重要内容。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核分享政策中包含了担保、自缚其手和组织控制等管理手段,也使用了单方面的信任行动来向北约欧洲国家发出可信性信号。
其他文献
接受美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传入中国,但将其成功地运用到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著作并不多。就唐诗的接受史研究而言,一部完整的著作必须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读者为主体的效果
[背景]超声检查因其直观、无创、可重复等特点,受到妇产科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最早多应用于观察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情况。1970年开始使用超声指标描述多囊卵巢,1981年
农村社会失范是部分农民以违背现行社会制度和规范的方式谋取利益的现象或行为。农村社会失范既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也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推进来加以治理。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英超在我国付费收视模式的前身、现状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新英体育的“收费模式
幼儿园教育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生活化特色教育,提升幼儿的道德素养。要想使幼儿回归生活,快乐成长,教师就要为幼儿营造具有生活化特色的环境,让幼儿在学习中成
为研究不同碳氮比(C/N)对中温(35℃)、高温(55℃)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实验以秸秆和猪粪作为底物,在中温、高温下碳氮比(C/N)按15,20,25,30,35各设置5组实验,分析各组甲
目的对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50例来建湖县中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获取完整的临床
目的:探讨使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效能、长期并发症方面与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差异,探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
20世纪5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发表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标志社会选择理论的初步形成。阿罗通过严格的逻辑证明得到阿罗悖论,说明社会选择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矛盾性,从而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南圣德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30例,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