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目漱石是享誉世界的日本著名文豪之一,在其一生中创作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梦十夜》创作于他本人文体风格发生转变的时期,这十个风格迥异的梦境由于主旨晦涩,情节离奇,一直深受学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拟从叙述学原理出发,将围绕创作技法从叙述主体、叙述时间以及叙述语言三方面展开论述。本文绪论部分梳理了日本以及国内学者关于《梦十夜》的研究现状。以往对于《梦十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各篇章之间的联系等等,一般会结合夏目漱石本人的生活实际来对文本进行解读,使用叙述学理论来分析文本的相对而言比较少见。正文第一部分在结合叙述学理论前提下,从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维度对文本进行分析。《梦十夜》中既存在有第一人称所描述的梦境,也有以第三人称视角所展开描述的梦境,并且不同的叙述主体在一个篇章中经常交织在一起,并针对小说文本层和故事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叙述干预。第二部分分析《梦十夜》文本的时间属性。在叙述时间上,它虽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现实时间的设定,同时更展现出了与现实时间具有质的不同的变形了的时间。在这些梦境中,既有过去——现在——未来不可逆转的线性时间模型,也交织着如圆环一般的循环往复的环形时间模型。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梦十夜》的叙述语言。首先从修辞学角度出发并再结合音律学知识研究文本词句如何发挥强调文本主旨的效果。再者从意象设置上所体现出的空间性以及文本体现出的“历史画”的特征来分析叙述语言的绘画性。结论部分归纳总结全文,总结夏目漱石是如何运用这些叙述技巧来深化和拓展《梦十夜》的主题思想。本文的创新度点在于,以往涉及到《梦十夜》的研究,多是从作者生平实际或是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主旨以及思想内涵,而鲜有从叙述层面来对文本进行研究。总的说,《梦十夜》的创作背后其实饱含作者在描写技法上的探索,这些技巧的运用进一步深化了文本的主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