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不同根管冲洗方式对Iroot SP单尖法充填后根尖区微渗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收集因治疗需要而拔除的根尖孔完全闭合的单根管前磨牙90颗,截去牙冠,在定长、Rectangle手用根管锉(RT锉)初扩后,均使用WAVEONE系统逐步扩根至40号。将90个样本随机分为6组(每组15颗),组A:常规注射针头冲洗;组B:超声荡洗;组C:激光荡洗D档位;组D:激光荡洗D+档位;组E:超声
【基金项目】
:
九院临床研究助力计划(JYLJ010);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18dz231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不同根管冲洗方式对Iroot SP单尖法充填后根尖区微渗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收集因治疗需要而拔除的根尖孔完全闭合的单根管前磨牙90颗,截去牙冠,在定长、Rectangle手用根管锉(RT锉)初扩后,均使用WAVEONE系统逐步扩根至40号。将90个样本随机分为6组(每组15颗),组A:常规注射针头冲洗;组B:超声荡洗;组C:激光荡洗D档位;组D:激光荡洗D+档位;组E:超声+激光D档位;组F:超声+激光D+档位。均使用3%次氯酸钠作为冲洗液,以各组的冲洗方式进行根管冲洗60秒,随后使用生理盐水作为终末冲洗液冲洗15秒,拭干根管,使用Iroot Sp单尖法完成根管充填。将各组的15颗离体牙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5颗。各亚组分别对应7天、30天和90天的染料渗透时间。待牙体表面自然干燥后,使用指甲油封闭根尖区2mm以外的牙体组织,使用2%亚甲蓝对离体牙进行染料渗透实验,并联合使用透明牙技术以观察各亚组在7天、30天、90天时的根尖区微渗漏情况,使用40X刻度显微镜读取并记录数据,并采用SPSS25.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α=0.05.结果:根管充填完成后7天,B、C、E组根尖区根管封闭性优于对照组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2);充填完成后30天,B、C组展现出了较为良好的根管封闭性,与A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2,0.003);充填完成后90天,仅有C组表现出了较好的根管封闭性,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2)。按照时间顺序,各组的纵向对比显示:A、B、D组7天与30天的根尖微渗漏情况无明显差异(P=0.107,0.051,0.774),30天与90天的根尖区微渗漏情况存在差异(P=0.013,0.001,0.001)。C、E、F组则7天与30天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8,0.001,0.001),而30天与90天时无统计学差异(P=0.675,0.268,0.749)。结论:在冲洗液均为3%次氯酸钠的情况下,相较于注射针头冲洗、超声荡洗、高功率Nd:YAP激光和超声荡洗与Nd:YAP激光联合应用来说,单独使用低功率Nd:YAP激光荡洗进行根管荡洗60S,在应用Iroot SP单尖法充填根管后90天内,根尖区封闭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弹响消除试验在颞下颌关节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临床诊断中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因关节弹响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康复门诊就诊的患者102例。先后接受A、B两名评估者独立进行弹响问诊与体格检查以及弹响消除试验检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然后行双侧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磁共振成像诊断关节盘移位的影像学标准将关节
目的:分析拔牙术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比较不同干预治疗焦虑措施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拔牙过程中的血压心率的影响,为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拔牙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心血管门诊行拔牙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0例,釆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Corah’s Dental Anxiety Scal
以自制稻米油甲酯、丝氨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稻米油酰基丝氨酸钠。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针对合成产品的表面张力、增溶、乳化、泡沫、去污、润湿、抗硬水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米油酰基丝氨酸钠的收率可达91.73%,采用溴甲酚绿两相滴定法测得总活性物质量分数为78.5%。稻米油酰基丝氨酸钠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和增溶性,同时具有优良的乳化性、泡沫
研究背景针对口腔癌术后放化疗患者采取营养干预措施的研究不多,一些研究肯定了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在改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但尚未形成对口腔肿瘤临床营养干预方法及时机的共识。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放疗前两周进行)对口腔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4例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放疗科就诊的口腔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在不同时机进行
文章首次系统分析了问题银行救助、处置机制的理论基础和近年来的全球改革方向,并将该框架划分为自救、外部救助和处置三种机制。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问题银行的救助、处置机制从微观视角转为更侧重宏观视角,而产权理论则是相关改革的理论基础。外部救助和处置须建立在自救基础上,且面临更强约束。但自救的实施仍面临挑战,且可能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从近年的全球实践看,外部救助仍居主导地位,自救工具的应用并不
运用5E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染色体的特点,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建构性染色体的遗传过程图,通过模拟活动体验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性别遗传的本质规律,最后利用遗传系谱图拓展性染色体遗传的特点,以期更好地衔接高中生物学"伴性遗传"等内容的学习。
背景与目的正畸治疗需要约2-3年的治疗周期,长时间的治疗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如何缩短成人正畸的矫治时间、加速正畸牙移动是口腔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正畸牙的移动过程实质是其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其中以牙槽骨改建为主,因此。加快牙槽骨再生和改建可能是加快正畸牙移动的方向之一。低强度脉冲超声可对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施加机械力刺激,提高细胞成骨向分化能力,然而,其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实验拟
目的半面短小症(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颅颌面畸形,OMENS+分类在临床评价中应用广泛,咬肌发育不良是HFM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本研究旨在建立HFM患者临床数据数据库,定量分析咬肌受累情况。使用U-net神经卷积网络算法实现咬肌自动分割,临床验证算法分割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索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
目的:使用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方法分析颌骨畸形患者行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下降后鼻唇软组织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上颌骨前移量、下降量和旋转量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验证使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定点测量分析颌骨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后鼻唇区变化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接受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前移+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治疗的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的编码基因PML最早是在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基因组中被鉴定,它与位于十七号染色体上的RAR?基因发生融合形成PML/RAR?融合基因,最终导致APL的发生。PML蛋白在生物体内会组装形成直径为0.1-2?m的核小体结构—PML核体。在PML核体内,PML被证明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与270多种伙伴蛋白发生瞬时或持续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介导蛋白翻译后修饰如SUMO化、泛素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