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伦理意蕴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a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要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我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研究正是适应了时代呼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出发点,立足于中国当代国情,深刻挖掘众多共产党人做出的突出贡献,以伦理研究为基点,不断探索中国妇女解放之路。从学术史进程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中国妇女观的定位,使我们倾注心力的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探索成为可能;从时代特征看,现代文明背景下的妇女解放运动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即从身体的解放迈向了心灵的解放,此激发出对于确立中国妇女观的伦理价值,为我们言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伦理意义提供现实必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伦理语境,在于权利平等、婚姻自主、经济独立、人格完善的实质性变革;现代生活的开放性对认同妇女及妇女自我认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法律为底线、以德性为价值指向的双重约束,实现方法上的外在机制和妇女自身体认则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最终形成与确认。
其他文献
科学理论是人类思维对大量的事实进行整理,并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产物,是科学实践经验的结晶,是经实践检验过的客观真理的理论形态。科学理论在整个科学哲学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在
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在其Purity of Heart Is to Will One Thing一书中详细讨论了求善问题。文本起初,齐克果重复了柏拉图“人皆求善”的原则,认为心灵的纯洁是求一事,而一个人
学位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是在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环境里扎根并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论是儒家的“仁民而爱物”,还是道家的“逍遥无为”以及墨家的“非乐”、“兼相爱”“交相利”等等,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