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育我国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探讨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hf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出口贸易额和外汇储备不断创出新高,即便是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阴影笼罩下,仍能保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较高增速。在乐观的局势面前,我们更要认清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关于我国是贸易大国还是贸易强国之争从没有停止过,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结构仍然是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以资源和原料密集型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品牌优势极其匮乏,企业竞争力不强。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积极主动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地把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扩展到全球。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在对一般性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理论综述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和决定因素,并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鞋类企业作为样本,分别从成本能力,基础资源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差异化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六个方面对我国鞋类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剖析,从而找出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政策建议。力图为培育我国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有效的参考。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税收流失”日益成为各主权国家不得不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下,税收流失不仅使经济运行的秩序紊乱,更主要的是它威胁主权国家的经济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逐渐由比较优势转变为公司基于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的竞争优势。外商直接投资(FDI)做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开展过六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就普查方法来讲,历次人口普查均采用入户访问、全面调查的传统方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