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克隆对mLTC-1细胞活性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双相剂量效应及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克隆(Dechlorane Plus,DP)是一种使用广泛、易在环境和生物体(特别是动物的生殖腺)内蓄积的氯代阻燃剂。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10-6M DP能够诱导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且具有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DP主要通过ERα介导的经典基因组途径和MAPK/ERK等非基因组途径发挥内分泌干扰作用。DP是否对雄性生殖细胞活性及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产生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相关研究对客观评价DP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采用环境相关浓度(10-5-10-9M)DP暴露处理小鼠睾丸间质细胞mLTC-1,以雌二醇(Estradiol,E2)为阳性对照,MTT法检测暴露24和48小时后的细胞增殖情况。在此基础上,选取对细胞活性具有显著效应的DP浓度再次进行暴露处理,加入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诱导类固醇的合成。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对参与胆固醇转运(LHR和StAR)、类固醇激素合成(CYP11A1、CP17A1、HSD3B1和HSD17B3)及类固醇合成调控通路(cAMP/PKA和IGF/MAPK/ERK)中的相关分子进行定量分析,探究DP对雄性生殖细胞性激素合成影响的分子机制。
  细胞活性检测发现,不同浓度DP对mLTC-1细胞生长具有双相剂量效应,表现出内分泌干扰物特有的高剂量抑制、低剂量促进的双相剂量-效应。对相关分子的定量分析揭示了不同浓度DP双相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高低浓度DP暴露对参与胆固醇转运的LHR和StAR表达均无显著性影响;高浓度(10-5M)DP暴露可通过下调表达与睾酮合成相关的CYP11A1和HSD17B3,及降低类固醇合成调控通路中PKA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抑制mLTC-1细胞增殖,从而表现出抗雄激素作用;低浓度(10-9M)DP暴露可通过上调表达与睾酮合成相关的HSD3B1和HSD17B3,及升高类固醇合成调控通路中PKA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促进mLTC-1细胞增殖,从而表现类雄激素作用。
  综上,本论文通过体外实验发现了不同浓度的DP对mLTC-1细胞具有非单调剂量-效应特征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并从胆固醇转运、类固醇激素合成和类固醇合成调控三个方面探讨了DP双相剂量效应可能的分子机制。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说明DP具有复杂的生物学作用,环境相关浓度DP暴露可能对雄性动物的生殖细胞活性及性激素合成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些基础数据将为全面了解DP的毒性,进而客观评价其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李邕是有唐以来成就非凡的书法家,他研究行书入碑颇有成就。在唐太宗首开行书入碑的先河之后,李邕敏锐的觉察到,以“二王”一路书风直接入碑不能表现碑版书法的独特魅力。经过探索,他开创性的继承和发展了“铭石书”,又将北碑的笔法、结字、章法以及“二王”书风结合在一起,终究找到了一条适合于入碑的行书路子。李邕的成就不仅源自于他的修养和书法功底,更来自于他的胆识和过人的才气。他告诫后人学书不可附会时风、一步一趋
学位
在心理学中,经验思维是指以经验为依据决断问题的思维形式,是主体运用生活中的直接体验感受、实践所获的知识,以及习惯的、传统的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在艺术创作的经验思维中,一般涉及到的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这两种思维对艺术家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艺术作品呈现丰富多样性。油画是西方艺术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印象主义流派是油画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较之其他的艺术流派,印象派艺术家们运用经验思维的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全球一体化的特征日渐影响着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周围的事物日新月异,“快”俨然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而“快”也成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价值判断标准,逐渐发展成一种现代人类生活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快文化”的形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态,如,行为、装置、数字、新媒体等,尤其是二十一世纪
学位
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画家。陈之佛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是一位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大师,在工笔花鸟画方面更是对江宏伟影响深远。一方面,陈之佛与江宏伟有着相似的审美取向,作品都呈现出清雅冷逸、孤寂淡雅的艺术情调。雅而不薄,淡而有味,意境深远,表达出一种冷逸中的温情,凸显了艺术家追求事物本质的至高境界。两人采取借古开今、洋为中用的艺术手法,在传统文化的熏陶
病毒使用不同的策略逃避包括诱导免疫抑制在内的免疫监视,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生存、复制和传播机会,对宿主产生严重临床后果,并引起继发性感染。因此,了解诱导免疫抑制机制对控制人和动物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