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村宗教机构养老服务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2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老有所养”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又是当前中国广大民众最迫切的需求之一。然而,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老龄化,养老服务特别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实证表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农村养老服务需求与相对滞后的单一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成为当前中国农村民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矛盾,并构成实现和谐社会建设中“老有所养”目标的严重障碍。正是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尝试。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宗教机构也主动地介入养老服务事业,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特殊的奉献。浙江温州作为宗教信仰较为发达地区,近年来宗教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受到了相当部分农村老人的认同,并成为部分农村老人的养老选择,引起了社会关注。温州基督教会柳市堂“敬老之家”是宗教机构养老的典型一例。根据柳市堂“敬老之家”宗教机构养老服务的个案分析,当前农村宗教机构养老服务呈现出以下重要特点:(1)机构养老为主、互助养老为辅的混合养老;(2)非营利性的公益慈善型民间养老;(3)精神关怀为重要特色的综合性养老;(4)具有资格限制的选择性养老;(5)没有地域限制的开放性养老。当前中国农村宗教机构养老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受到了社会养老需求、宗教的慈爱精神和慈善传统、国家的社会政策、服务资源的供给以及服务对象的主观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特殊背景下,农村宗教机构养老一定程度地满足了特定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推动了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呈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然而,宗教机构养老服务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着养老服务的非规范性、非专业化和宗教化等问题与局限。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应加强宗教机构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宗教机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淡化宗教机构养老服务的宗教色彩,将农村宗教机构养老服务纳入有序发展轨道,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总之,宗教机构养老服务是一种独特的养老服务方式,它由宗教机构创办,借助宗教活动场所和教徒奉献,以非盈利方式向特定老年人群提供以精神关怀为特色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作为当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特殊的价值和功能。
其他文献
以乙二醇为溶剂,利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不同I/Cl比的BiOI/BiOCl可见光催化材料.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光致荧光光谱
技术是人类劳动实践的具体形式,地球生物圈中由人类技术所创造的人化自然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技术的滥用或过度使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后浇带的设置,使结构被分为几个部分,等构件内部收缩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部位的浇筑,能够有
本文客观分析了当前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其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并提出具有一定合理意义的建议。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很好地落实了该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要求,高屋建瓴,追踪前沿,注重国情,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分析法剖析广东省高校舞蹈啦啦队的发展现状及其表演市场所具备的相关有利条件,定量定性结合分析得出广东省高校舞蹈啦啦队表演市场的前景
自公元7世纪以来的1300年间,西藏的绝大部分美术活动都是围绕着藏传佛教文化展开的,佛教美术在西藏得到了最有力的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藏传佛教美术体系的形成过程中
无线传感网作为物联网技术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数据感知技术,伴随着近年物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在智能型生活空间领域也有诸多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智能型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市场经济是柄“双刃剑”,
为了配合党委、政府某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报社时常会给记者下达一些采访任务。这些采访任务大都是静态的工作报道、成就性报道,如何把这些“命题作文”式的报道写鲜活,成为党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