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研究——基于中南民族大学的调查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0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农村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所面临的压力就更大。因此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中南民族大学的调查,从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方面入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以一定的个案访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进行了研究。试图比较系统展现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除绪论以外,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是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社会支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就业现状主要包括研究样本的构成和就业状况,而社会支持现状主要是通过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个方面展开的。正式社会支持的主体包括政府、学校、大众传媒、用人单位以及职业中介机构,非正式社会支持的主体包括父母和亲属、朋友和同学以及老师。  第二章主要是从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方面揭示了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三章是对策及建议。根据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现状,并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除此以外,农村大学生自身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最后,笔者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工作模式。  结语部分是对本论文进行的总结和反思,阐述了研究的发现,并探讨研究的不足。
其他文献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湖北省一直是留守儿童高度密集的省份,竹溪县地处鄂西北边陲,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十分突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学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学位
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个体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变化,再加上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带来困难,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