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谦让、合作、分享、互助、帮助、牺牲等行为。国内外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表明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既与外部的环境因素有关,也与个体自身的因素有关。外部因素中,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个重要成长环境,所以家庭环境成为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的价值观、成员间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方式等因素将会影响青少年对道德体系中社会规范的接纳程度以及价值观,进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很多中职学生总体综合素质不是很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亲社会行为水平不高。为了探讨影响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本研究以中职生的家庭环境为切入点,探讨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与家庭环境、道德认同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家庭环境和中职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从而为提高中职生的道德认同水平,为促使其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道德认同问卷、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PTM),对青岛市某职业学校933名中职生进行测量,考察了家庭环境与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高一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三。中职生的家庭环境和道德认同在性别和年级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家庭环境、道德认同与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家庭环境总分以及亲密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维度与道德认同及各维度显著正相关;家庭环境总分以及亲密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维度与亲社会行为及各维度显著正相关,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维度与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及各维度显著负相关;道德认同及各维度与亲社会行为及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3.道德认同在家庭环境与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