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日渐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外语教育界认为外籍教师是提高国内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最有效的力量之一。许多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聘请了外籍教师来华教授学生英语。以往国内外有许多研究关注外籍教师与中国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分析、外籍教师的教学方法、外籍教师在中学和大学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作用等。有部分研究关注外籍教师在培养初中生或高中生口语或听力能力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缺乏系统的调查,基本采用课堂观察、问卷或访谈的方法,很少使用标准化测试对比研究对象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同时研究视角很少关注外籍教师在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此外,据学校反映外籍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了很多作用,有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有的外籍教师却流于形式,难以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学内容随意,并没有起到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于是很多小学校长都在抱怨外籍教师投入高,回报低。但国内外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使用问卷、课堂观察、访谈和标准化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探讨外籍教师在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发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未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分析造成低效率使用外籍教师的原因和改进措施,以求给学校优化外籍教师管理带来启示,从而提升外籍教师教学水平和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基于可理解输入i+1假说,如果外籍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的是可理解的、并且稍高于学生当前水平的输入,那么外籍教师就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在此理论指引下,作者根据两所学校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办学水平、具有相同的英语周课时、有经验的英语教师的条件,在锦江区挑选了两所学校,即成都市锦江外国语小学和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一所学校为外国语小学(school A),配有外籍教师;另一所为办学水平相同或相近的未配备外籍教师的小学(school B)。从中选取同年级的、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46人/班)学生、锦江外国语小学的外籍教师、英语老师和行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外籍教师课堂观察、访谈和标准化测试(剑桥少儿英语和全国基础教育英语水平考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为一体,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研究过程先后是调查在锦江区小学里任教的外籍教师特点、样本学校学生对外籍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或需要、样本学校行政和英语教师对外籍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外籍教师课堂实录及分析、样本学生听力和口语测试、数据分析,最终得出外籍教师在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中发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未发挥的积极作用、低效率使用外籍教师的原因和改进措施。通过问卷,研究发现了外籍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根据标准化测试的结果和课堂观察,发现了外籍教师在小学生听力能力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外籍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多种教学资源、设计听力训练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同时也发现外籍教师在小学生口语能力培养中并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外籍教师教学能力有限、缺乏口语教学活动、教学内容随意、组织教学能力较差、学生掌握的词汇、句型有限等因素,学生的口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通过分析,外籍教师在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中发挥了非平衡作用,其原因主要在于外籍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教学经验、外语教学理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和学校的不合理化管理,因而学校应该通过引进优质外籍教师、提供外籍教师培训、检查并考评外籍教师教学、促进外籍教师与中国英语教师的互动教研等措施优化外籍教师管理,提高外籍教师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包含5个章节。第一章为前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Krashen和Terrel提出的可理解输入假说、国内外对儿童语言学习的相关研究和外籍教师在促进英语教学发面的作用研究。第三章为研究方法,主要介绍研究问题、研究对象、方法和数据分析。第四章为研究发现与讨论,主要介绍外籍教师在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未发挥的积极作用、造成非平衡性作用的原因、低效率使用外籍教师的原因和讨论如何有效使用外籍教师来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第五章为总结,主要介绍本研究的发现,对学校、学生、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的启示和本研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