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铭传统笙乐曲教学研究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8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笙,是中国传统的簧管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上古时代,这件乐器就一直在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合奏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在乐器形式、艺术表现力等多个方面获得高度发展。时至二十世纪,这件古老的乐器获得了崭新的发展。经由几代演奏家与作曲家的共同努力,笙演奏艺术成为一门专门、独立的民族器乐表演艺术,在创作、表演、演奏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当下高等专业音乐教学中,每一位从事笙演奏教学的老师都共同思考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当代如何以专业化、系统化与科学化的教学手段来传承这门艺术。徐超铭先生是我国资深的笙教育家、演奏家,至今从事笙专业教学已近五十年,亲身经历了笙的初创、发展繁荣、探索创新三个时期,为海内外培养了诸多优秀的笙演奏人才和教学人才。笔者追随徐超铭研习笙演奏艺术七年,先生的言传身教令我受益匪浅。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徐超铭的传统笙乐曲教学理念与实践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从基础训练教学法、传统笙乐曲教学法、乐曲诠释的规律性要求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此学习和发扬前辈的创业、敬业精神,为笙艺术的百花园中开放出更鲜艳的花朵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物业管理服务行业,正面临着异常艰难的严峻考验,面临劳动用工等经营成本的不断上涨与物业费收取标准的难以上涨等困境,物业企业的经营环境也越加艰难,在企业需求
隐私权是最高层次的人格利益。在网络经济时代,对用户网络隐私的确认和有效保护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现实中侵害网络隐私权的现象非常多,因此,迫切需要确立和加强对网络
在梳理和分析主要网络舆情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本体和载体,重新界定了舆情和网络舆情的定义,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一事件、一连串
作为小城镇中凸显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居,不仅反映了当地特有的建筑空间形态,也蕴含着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承载着城镇的历史记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具
交往作为个体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其社会化的重要条件,贯穿于个体发展的始终,尤其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实质而言
就业问题是我国当代社会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就业市场环境恶化,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严峻的就业环境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
最近20年,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取得巨大的成绩,目前通车里程位居全世界第一。高速公路有着公共产品属性,本应国家投资建设与维护,但仅凭国家作为投资人远不能快速推动其发展,于是国家
<正>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学界对商周青铜器饕餮纹图像的讨论一度形成对立的两派:一派主张青铜器纹样与一种信仰体系相关,即所谓的“功能学派”;一派主张限制甚至排斥纹样所具有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8年开始为满足广大群众的教育需求,决定逐步实现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设定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该目标的实现迫使高校走上了
中国古代青铜器作为传承历史文化与艺术的载体已被广泛研究,然而作为铸造青铜器本身的主要方法 --范铸法却缺乏关注。根据范铸法的历史发展和材质,分别论述了石范铸造、陶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