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开始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专门增设了“名著导读”内容。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农村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现状不容乐观。鉴于此,我们试图通过探讨影响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的建构策略,以期为改善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现状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本文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运用文献细读法、案例调查法和座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平山县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展开详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本选题的缘由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整体论述。正文部分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对“整本书阅读”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根据进行了阐述。“整本书阅读”应该是学生在阅读“整本书”作品的过程中主动搜集、处理信息并建构意义的过程。依据“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整本书阅读”教学要始终注重作品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原来的整本书形成正确的理解;依据“对话理论”的双向互动原则,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活动为主,积极倡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第二章,对平山县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的“整本书阅读”存在较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譬如学生阅读兴趣不够高;阅读目的的功利化;阅读方法不科学;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资源短缺;家庭藏书少和阅读氛围不浓厚;学校不够重视等诸多实际问题。第三章,针对上述农村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调查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理性剖析,并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和平山县农村初中的具体情况,归纳总结出以下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缺乏适宜的阅读环境与氛围;短缺的阅读资源;学校和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与跟进;应试教育等衡量标准的不利影响;“整本书阅读”教学自身的“不可为”之处等。第四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了改善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的建构策略。主要包括: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构建开展农村“整本书阅读”的整体环境;家长树立终身阅读观并积极参与阅读;学校统筹时间形成“整本书阅读”教学计划性,积极引导语文教师构建校本课程;以及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建议等,以期为当前初中农村语文“整本书阅读”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结语部分,在总结前文所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了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是本课题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