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判别分析和期望违约率方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52次 | 上传用户:s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导致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本文围绕2001年《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方针,在借鉴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从财务预警切入,运用古典的多元判别分析(MDA)和现代的期望违约率(EDF)技术来研究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中的三个核心问题,即:企业的信用评级、评级转移概率和基于违约损失度量的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资本配置。研究内容共分8章。 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选题来源、学术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概述了信用风险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和《巴塞尔协议》对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系统进行了设计。同时概述了专家分析方法(5C、5W)、基于财务数据的信用评分系统(Zeta模型、LPM、Logit、Probit)、神经网络方法、期限结构模型、死亡率模型、信用度量术(CreditMetricsTM)、KMV模型、信用风险附加值(Credit Risk+)、信贷组合观点(Credit Portfolio View)、风险敞口等值法(REE)等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应用现状。 第三章介绍了信用评级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分析了信用评级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及中国信用评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从财务预警切入,运用古典的多元判别分析技术(MDA),采用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构建了4-变量和7-变量Z值判别模型并应用于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结果显示,模型均具有超前4年的预测能力,能有效地识别企业的信用风险及其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资信较好,但波动性较大,且呈下降趋势。论文通过观察5年(1998—2002)Z值评级的变化,构建出中国上市公司信用等级转移概率矩阵,发现某一信用等级维持原级别不变的概率最大;较高的信用级别转移为违约级的概率极小;当评级分类变得越来越大时,转移概率将变得越来越小。与国外的信用等级转移矩阵相比,本文构建的中国上市公司信用等级转移概率矩阵表现出波动性大、不太稳定的特点。特别是信用级别处于两端的企业,其信用评级维持原级别不变的比例较小。 第五章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期望违约率模型(KMV模型)的股权价值、违约点(DPT)等参数进行了修订,并应用参数调整后的KMV模型于中国上市公司信用评级。结果显示模型可以提前4年识别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整体上的变化趋势;可以提前2年识别出上市公司个体上的信用风险差异。在三种不同违约点(DPT)
其他文献
这是一篇关于线材作用的文章 ,作者原题为“线材在Hi Fi器材中的原理和应用” ,编者改为“线材在音响系统中的作用与应用” ,并且将该文安排在基础音响的栏目中 ,编者认为目
阐述了燃烧器的噪声特性、危害及其测量方法及燃烧器中典型的喷气噪声和燃烧噪声。总结归纳了燃烧器噪声常见的控制技术:通过采用结构合理和制造精细的燃烧器来降低噪声;通过
根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结合药学高等教育的特点,探讨药学实验教学实验室平台建设的思路,提出了人才建设、制度建设有关的运行措施和办法。
<正>数字扩声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一直是业内人士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任何用电子元件制造的设备,都有运行不稳定的可能。由分立元件制造的设备中每个半导体元件所完成的
进入 90年代以来 ,广西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较快 ,但规模、结构和发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的扩大和改善。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以及中国与东盟在未来 1 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为广西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非线性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源迅速增加,给电力系统及其用户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问题已受
温热类温病是临床常见病,是指由不夹湿的温邪所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此类温病具有起病较急,热象显著,易伤阴津,传变较快和易内陷生变等特点。本文在追溯温热、湿热分类源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中,文化与翻译的复杂关联引起了众多关注。本文试图以《庄子》英译为例,揭示翻译在道家文化与文学西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庄
世界无线广播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是电子传媒中历史最长的一种媒介,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从1940年12月30日的延安正式诞生,也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伴随着世界政治形态、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推动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激烈震荡。在职业道德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