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有限稀释法从小鼠前胃癌细胞系(MFC)中分离筛选出若干异质性明显减小的具有高、中、低转移率(%)的克隆细胞株:MFC-A6(60%),FMC-A2(13.3%)和MFC-B3(0%),MFC-B5(0%)。利用高、低转移率的细胞株进行NM23/NDPK对EGF→EGFR酪氨酸激酶→或LN→LNR.G蛋白→磷脂酶C→IP3→瘤细胞转移行为的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的联合对比研究的新思路,实验证实高、低转移能力的MFC细胞具有不同的细胞学特性和分子学基础。低转移瘤细胞的软琼脂克隆形成率较低、侵袭力较弱、动物移植成瘤率较低,对EGF的刺激和对药物CAI的抑制反应更明显;NDPK活性较强,IP3产量较高和对EGF刺激后IP3产量提高更明显,但对LN刺激后IP3产量提高与高转移瘤细胞的IP3产量提高无明显差别。结果提示,NDPK对某些癌细胞的某些配体—受体—G蛋白—磷脂酶C—IP3的与转移有关的信号通路有调节作用,并提示低转移性癌细胞在逆境中(如药物治疗)更易被抑制或消灭,但在顺境中(如生长因子增加等)更易被激发成高转移者,即具有更大的可被激活的潜能。结果还提示肿瘤转移的关键环节是侵袭和分裂增殖,今后肿瘤转移的研究和干预治疗应重视此二环节。作者认为较好的肿瘤转移相关指标是软琼脂克隆形成率、侵袭能力和动物移植成瘤率,而其他显示转移能力高、低的指标可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