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的理念与实践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涯》杂志创办至今,经历了创刊(1980年)、改刊(1982年)、转刊(1989年)和改版(1996年)四个阶段,尤其是在1996年改版后一举成为一本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地位的思想文化期刊。但国内外目前对其的研究,还缺少专门的学术研究文章。本文试图通过以改版十年后(1996—2006)的《天涯》杂志为研究对象,对其改版所产生的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编辑思想、办刊路线、文艺思想和文学实践在九十年代文学思想史中的成形、反应和意义进行探究,从而对其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系统的研究了《天涯》杂志的文化语境。任何一种杂志的形成与传播都有自身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在第一节中论述《天涯》杂志根植的文化生态环境。八十年代末的大特区建立使得海南在九十年代政治、经济和文化迅猛发展,十万人才过海峡,各种充足的文化资源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促使《天涯》从多元化、开放化的文化母体中吸取养分,进行了成功的改版,并形成了它独一无二的编辑理念。所以在第二节中将从“现实针对性”,“完全开放的地盘”,“走向民间”三点分别论述《天涯》杂志的编辑理念,来突出其“大文学”、“泛文化”、“大众性”的办刊路线,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文本中。第二章是对《天涯》杂志进行文本研究,审视它的文艺思想,凸显出《天涯》杂志作为大文学观在具体编辑行为中所显示出的两大特征:价值观与功利观。在价值观上体现为文学审美立场的“自由主义”。在改版时,《天涯》就要求在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艺思潮中保持毫无偏见的中立姿态和自由空间。在编刊实践中,其“自由主义”的审美立场集中表现在“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论争”中。在功利观上主要体现为文学话语实践中的“民生关怀”、文化传播策略上的“读者本位”。在文学话语实践中,《天涯》杂志对当下的底层问题从人文关怀的立场出发表达对于艰难时世的感慨,苦难民生的同情,体现了强烈的民生关怀。在文化传播策略上,《天涯》坚定地走读者至上的道路。以读者为本,努力搭起编者、作者、读者三者之间的桥梁,着力做好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工作。第三章则着力探讨《天涯》的当代文化意义,即《天涯》杂志在编辑理念和办刊路线的引导下突出的大众文化特征和意义。就大众文化的内涵而言,“政治”一直是大众文化研究或隐或显的主题之一。《天涯》杂志既与作为政治文学典型形态的新左派文学等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其本身也包含着对政治(民族国家)的审美想象。就大众文化的审美表现而言,《天涯》进行了从纯审美到泛审美的范式转换。就大众文化的颠覆性而言,《天涯》表现出了从意识形态控制思想向“生产者式文本”的转变并因而获得了一种通俗性;故而,本文第三部分也从《天涯》的文学政治学的关系、从纯审美到泛审美以及从意识形态控制思想到“生产者式文本”三个方面对《天涯》杂志的大众文化意义进行初步的探寻。《天涯》杂志这种兼容并蓄、开放求新的编辑理念和办刊路线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开放发展的文学生态环境,达到了一种互相激发的繁荣态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天涯》杂志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把对其的研究推向深入,对中国当下文学期刊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大批网络节目的普及,新时代的人们逐渐习惯于在网络上观看视频,国内各大视频网站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期,激烈竞争中的网络视频节目到了必须创新的
<正> 我厂三氯化磷工段的黄磷输送工艺原是按旧规采用1台2.2kw电机带动的齿轮液下泵将低位熔磷锅中的液状黄磷送至高位计量槽。经过生产实践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输送黄磷有很
日前,由中建钢结构有限公司负责钢结构工程制作、安装的中国跨度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武汉江汉六桥项目完成了汉口侧主塔两片钢横梁的吊装,与汉阳侧钢塔形成"南北呼应"之势。
财富不能增加幸福感,快乐员工才能激发企业永续活力,从而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快乐指数和幸福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的应用,渐渐提升了企业无形的价值,同时也为企业
陈郡阳夏袁氏家族文人以袁宏、袁山松、袁淑和袁粲等人为代表。本文围绕这一家族文学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展开分析,并对其家族成员的性格特征和文学创作共性做些力所能
名著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进去,更要注重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使学生建立名著与现实、与自身的联系,发挥名著的育人作用。在《欧也妮·葛朗台》的阅读教学实践
<正> 我厂的黄磷生产,除少部份黄磷供兄弟单位外,大部黄磷供我厂生产三氯化磷和五硫化二磷之用。过去生产出来的黄磷,都是精制后的液态磷放入小铁桶,在水池冷却成型后,把它倒
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之一。对癌症的深入研究发现,个体化治疗是目前最有望治愈癌症的方法。作为一种基因疾病,对癌症个体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对于指导和实现个体化
《听雨轩笔记》是清乾嘉时期出现的一部文言小说,作者署名为“清凉道人”。关于《听雨轩笔记》及其作者,文学史论述的较少,仅有为数不多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有所提及,并且大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