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台两地具有深厚的“五缘”文化联结,经济贸易往来由来已久。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两岸关系不断缓和的大背景下,推动闽台制造产业发展新型竞合关系,对于促进两地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产业的竞合也必将会进一步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两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促进两岸统一大业也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闽台两地制造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揭示两地制造业实现竞合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并对相关政策举措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传统的双钻石模型进行修正,选取5个产业竞争力要素解构成14个构念并建立量表和问卷,实证分析闽台制造业的总体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地制造业的竞合的要素层面、可能发生的业务领域与模式。通过单钻石模型结合竞合价值网络和博弈理论分析的方式,定性分析和揭示闽台制造业在机械、石化、电子三大主导产业,研究其相对竞争优势、竞合的前景与途径。研究结果显示台湾制造业总体上明显强于福建,福建制造业的总体竞争优势在于生产成本、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台湾的优势主要在管理、技术与服务。由于两地各自存在发展的瓶颈,并且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因此具有发展竞合关系的动力和空间。就具体产业的竞争与合作而言,在福建重点对接台湾的三大产业上,机械产业、电子产业台湾比福建具有竞争优势;而石化行业两地出现两强互补的局面。机械产业中下游产品制造方面福建具有成本优势,但在上游产品的研发设计方面,台湾具备领先地位,因此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两地仍然存在合作空间;石化产业上,台湾具有在资金和管理服务方面的优势,同时掌握某些高水平工艺技术。福建具备庞大而成长迅速的市场、充沛的人力资源与坚实的科技基础,因此石化业上两地更可能实现竞合双赢局面;在电子业上,台湾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也需要寻求生产制造的代工和研发的合作。两地政府应该在认真分析地区产业的特性与优劣势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政策进一步促进闽台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竞合关系,共同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