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受体拮抗剂的合成、活性及选择性和QSAR及QSSR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呼吸道健康的疾病。目前临床治疗COPD主要采用以M3受体拮抗剂为首选的支气管扩张药,但因亚型选择性(M3/M2)不高,表现出一定的副作用,设计高选择性M3受体拮抗剂意义重大。本课题以具有莨菪烷结构的COPD治疗药物噻托溴铵(S0)为先导,设计、合成系列新型3α-酰氧基莨菪烷衍生物,研究其对M3、M2受体的拮抗活性及亚型选择性(M3/M2)。通过建立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定量结构-选择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Selectivity Relationship,QSSR)模型,为后续设计高活性、高亚型选择性(M3/M2)的M3受体拮抗剂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以3α-羟基莨菪烷(R0)为起始物,经酰化反应制备系列3α-酰氧基莨菪烷化合物(A系列)。分别选取含丰富M3、M2受体的豚鼠离体支气管、左心房为活性测试样本,以S0作对照,评价目标物对M3、M2受体的拮抗活性及亚型选择性(M3/M2)。分别以目标物和课题组已有莨菪烷衍生物对M3受体的功能性拮抗参数pA2(M3)、亚型选择性(M3/M2)参数ΔpA2(M3/M2)[pA2(M3)-pA2(M2)]为生测数据,建立QSAR(M3)和QSSR(M3/M2)模型,预测化合物对M3受体的拮抗活性及亚型选择性(M3/M2),并获得结构优化提示。根据两种模型,虚拟两个P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合成并药理学研究,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结果:  共合成15个新莨菪烷衍生物,其均对豚鼠离体支气管(M3)、左心房(M2)产生拮抗作用,但活性均较S0低。在合成目标物中,A01对M3受体的拮抗活性最强[pA2(M3)=7.106]。10个目标物的亚型选择性(M3/M2)明显高于S0的选择性。其中,A03的亚型选择性(M3/M2)最高[ΔpA2(M3/M2)=2.210]。QSAR(M3)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为0.646、非交叉验证系数平方(r2)为0.997、标准误(SE)为0.041、F值为490.621;QSSR(M3/M2)模型的q2、r2、SE、F值分别为0.614、0.998、0.048、644.805。用于验证两类模型的P06和P08,其pA2(M3)的实验值与预测值的残差分别为-0.019和0.095,ΔpA2(M3/M2)的残差分别为-0.038和-0.048。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QSAR(M3)和QSSR(M3/M2)模型有效,且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深化了定性构效关系及结构-选择性关系的研究。增加莨菪烷骨架上C-3α位酰氧基上羰基氧以及苯环上大π键的电子云密度,能提高化合物对M3受体的拮抗活性;增加苯环上酰氧基对位取代基的体积,会抑制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使拮抗活性降低。但增加C-3α位酰氧基以及苯环的邻、间位取代基的体积,则有利于拮抗活性的提高。C-3α位含有杂环化合物的拮抗活性,随杂原子电负性的降低而略有升高。总体上,C-3α位含杂环化合物的亚型选择性(M3/M2)相对较高,增加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有利于亚型选择性(M3/M2)的提高。但若增加C-3α位苯环上酰氧基对位取代基的体积,反而降低化合物的亚型选择性(M3/M2)。增加C-3α位羰基氧周围以及杂环附近的电子云密度,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亚型选择性(M3/M2)。
其他文献
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用0.2﹪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分离培养,并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TEM)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
随着现代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药物分析的研究对象已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中药和天然药物、生物药物等的研究,都对现代分析化学提出了分析复杂体系(特别是含有未知组分的复
该研究运用比较法对中美两国在药品管理体制和药品法律方面的历史沿革、药品管理立法、药品行政管理机构、药品管理法律中几个主要概念、药品标签与说明书以及药品管理中的法
【目的】  1. 制备芍药苷银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红外、质谱、核磁等表征确定其结构;  2. 通过体外毒性实验确定芍药苷银金属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