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抗原联合MASCT治疗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性的初步分析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mi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体外加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新抗原的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multiple antigen specifc cellular therapy,MASCT),可加强NSCLC患者机体的免疫杀伤力,用于临床可增强这类肿瘤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通过一项前瞻性I/IIa期临床研究,客观分析所有临床数据来初步评估加入肿瘤新抗原的MASCT(neoantigens combined with MASCT,Neo-MASCT)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入组已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在经所有标准治疗失败后,给予加入了自身肿瘤新抗原的MASCT(Neo-MASCT)(n=17)细胞治疗。本试验,主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接受Neo-MASCT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10/17),根据CTCAE(4.03版)评级标准,发生的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均为1/2级,研究中未观察到3级以上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接受Neo-MASCT治疗患者的ORR为41.2%,中位PFS为9.7个月,中位OS为12.9个月,与其他类似研究相比,疗效相当甚至好于部分研究。相较于接受3周期以下Neo-MASCT治疗的患者,大于3周期治疗的患者中位PFS(12.3 and 6.9 months,respectively,P﹤0.05)和中位OS(14.6 and 9.9 months,respectively,P﹤0.05)均明显延长;大于6周期治疗的患者PFS和OS较6周期以下改善更明显(中位PFS 15.3 and 8.1 months,P﹤0.05;中位OS 16.5 and 11.6 months,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3周期以上的Neo-MASCT治疗是改善患者PFS及OS的良好预后因素,增加Neo-MASCT治疗周期数,对患者的生存更有利。另外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结果显示,增加患者Neo-MASCT治疗的周期数,新抗原的响应情况得到改善。结论:Neo-MASCT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且这部分患者生存期被多周期(至少3周期)Neo-MASCT治疗方案延长,这可能为此类患者的治疗贡献新策略。
其他文献
【背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主要的治疗方法,CABG的手术方法根据是否使用体外循环机辅助主要分为两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和体外
目的:通过CBCT评估不同骨面型成年患者下颌颊棚区及磨牙后区骨骼特征,并分析微种植体的植入风险。方法:选取2016—2020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200例成年患者,按照矢状骨面型和垂直骨面型进行分类。收集患者术前CBCT并使用Dolphin软件进行测量分析。对于下颌颊棚区:分别测量第一、二磨牙近、远中根冠状截面处骨斜面坡度,垂直向距离釉牙骨质界6mm、8mm及10mm处牙根颊侧骨
目的:初步探讨辣椒碱(Capsaicin,CAP)在体外诱导人结肠癌细胞SW480发生凋亡过程中香草酰胺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 vanilloid 1,TRPV1)及肿瘤抑制蛋白p53(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p53,p53)的作用及调控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1、CA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1)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AP(5
学位
这是一个苏州本土的乐团,一个新建才两年的年轻乐团,采访之初,我也觉得这只是一个乐团。随着了解的深入,各种声音如潮涌来。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吧,就在过去的一年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跨国巡演辗转12个国家,23座城市,举办大中型音乐会108场,这还不包括惠及6万多人的各类公益演出场次。一年365天,市级以上各大媒体对他们的宣传报道居然多达550余次。一个文艺团队受到如此高的关注,不要说在苏州,在业
期刊
学位
目的:运用盆底超声和盆底表面肌电观察脑卒中后女性患者的盆底结构及盆底肌电生理功能变化的特征,为脑卒中后盆底功能的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1例脑卒中患者(卒中组)及20例同龄非卒中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卒中组分为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组(n=6)和非尿失禁(Non-Urinary Incontinence,NUI)组(n=15)。所有受试者均
学位
学位
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背景下的全球环境治理,国际环境法律规范与各国国内环境法律规范应如何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应形成怎样的交互影响,构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提升的核心关切。从全球环境治理模式来看,国际环境法律规范将呈现出以强制准则与普遍准则并存适用、突出个人环境权利保护、对其他国际条约中环境保护的制度要求、国际环境法律制度与各国国内环境法律制度的交互影响等特征。面对全球环境治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