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现存最大的国度,自然、历史与文化景观美不胜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业开始大步向前发展;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游客。这一朝阳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乘数效应”。在外国游客游览过程中,他们往往通过阅读旅游文本资料了解旅游景点的特色,因此,旅游景点和宣传手册的翻译成了吸引国外游客的砝码,而翻译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外国游客对我国独特文化的了解。直到20世纪90年代,诸多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学者才开始关注旅游翻译。目前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译文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诸多译者已经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技巧与策略,并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本的翻译提出了改进措施,然而,其中的许多方法没有上升到理论的层次,也没有结合一个明晰的理论框架来对旅游文本翻译进行整体的分析和处理。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尝试结合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和德国翻译学派功能目的论对旅游文本的翻译进行综合考量,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模式:经由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改写过的中文旅游文本,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取得最佳译文,以此促进旅游翻译的成熟与发展。论文导言部分介绍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目前国内旅游翻译的现状以及功能目的论用于旅游翻译的可行性。第一章是文献综述。第二章概述了旅游文本的翻译模式,包括对旅游文本的介绍、文本分析以及对旅游文本翻译的新旧模式进行比较。第三章提出了“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并在此引导下进行汉英翻译过程中源语文本的改写。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论文重点介绍了德国翻译学派的功能目的论以及该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翻译。第五章作者通过分析并借鉴诸多理论家的评论得出结论:如何选择并培养合格的译员。最后,借鉴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翻译目标决定翻译手段”,作者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旅游文本翻译的新模式。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旅游文本汉英翻译带来一定的启示,进一步提高旅游文本翻译的质量,并最大限度地将中国文化传递给外国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