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物理难学是困扰学生的重要问题,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动手能力差,自信心丧失,学习效率不高。物理学习困难的研究,是物理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针对“物理难学”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物理学习困难可分为群体性和个体性物理学习困难。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的最直接因素。认知因素对物理学习困难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认知发展阶段所限,使得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出现“形式—具体”左右摆动的现象;而场依存型和具体型认知风格相对于场独立型和抽象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将遇到更多的障碍;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量不足、知识组织程度低、物理知识表征不完善等认知结构缺陷和元认知能力低下直接导致了物理学习困难。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面世,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让物理在学生眼中变得更加容易,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特别是如何结合高中物理课程,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本课题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课题研究通过对当前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因素进行了调查问卷,对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开展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展开论述。课题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系统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调查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等的研究方法,力图以扎实可靠的资料来说明问题。另外,本文在对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研究中通过案例介绍和制度架构的阐释,采用了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并整理成数据图表,以便形象直观地展示目前的现状,并分析了困扰高中物理学习难的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课题研究认为,高中开设的物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好奇心、求知欲,形成科学的理性思维,能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及科学探究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自身全面发展。本课题研究认为,解决好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出发,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准确把握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加大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力度,就能够更好地推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发展,使之更加适应学生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