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与锯缘青蟹挥发性风味物质及相关滋味成分的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与锯缘青蟹是我国常见的蟹类品种。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生化和营养需求上,相比国外对蟹类挥发性风味的广泛研究不同,国内关于中华绒螯蟹和锯缘青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基础性研究几乎没有开展,因此有必要对中华绒螯蟹和锯缘青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关水溶性滋味成分及在加热条件下的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对其整体风味有贡献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及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并对滋味成分在加热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以中华绒螯蟹为实验材料,以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萃取液离子强度为对象,研究了蟹肉中挥发性成分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效果,并对固相微萃取(SPME)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蟹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萃取分析的完整方法;第二部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的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对中华绒螯蟹与锯缘青蟹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蟹肉中重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相关的滋味成分(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脂肪酸)的含量及组成,并对其在加热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采用项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可以有效的对蟹类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采用65μm的PDMS-DVB萃取头,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50min,添加氯化钠浓度为0.16g/mL时,挥发性成分的萃取下效果最好,中华绒螯蟹和锯缘青蟹的蟹肉和蟹黄中挥发性成分在组成和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蟹黄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较大。中华绒螫蟹的蟹肉中含有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是三甲胺、壬醛和十四烷等,蟹黄中含有26种,主要成分为正戊醇、3-羟基-辛烯和2,3-辛二酮等,锯缘青蟹中的蟹肉中共检出34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同样为三甲胺、壬醛、十四烷,蟹黄中检测到2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壬醛、十四烷、十九烷等。 中华绒螯蟹和锯缘青蟹的蟹肉中,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等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占总量的80%左右。而在蟹黄中,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较高,其次是谷氨酸和牛磺酸。对蟹肉的提抽液进行水解后发现: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增加明显,提抽液中存在Asp-Glu、Glu-Glu、Glu-Glu-Ser等结构的小肽。 中华绒螯蟹和锯缘青蟹的肌肉中的核苷酸总含量相当,约为180mg/100g左右;蟹黄中核苷酸的含量要比蟹肉中的高,其中AMP和Hx的含量相差较大,在中华绒螯蟹中,AMP的含量为33 mg/100g左右,在锯缘青蟹中的含量却达到了154 mg/100g。Hx在中华绒螯蟹和锯缘青蟹蟹黄中的含量分别达到了431 mg/100g和27 mg/100g。 中华绒螫蟹和锯缘青蟹的蟹肉中螃蟹肉中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C16:0;C18:2n6;C18:1 n9:C18:0;C20:5 n3; C22:6 n3,其中C18:1 n9的含量最高。蟹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40%左右,其EPA的含量要高于DHA的含量。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由系统的部分输出信息反求系统的某些结构特征或部分输入信息,称为系统的反演课题或反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反演课题的一些研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能源利用及工程热物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将能量储存在双电层(electrical double layer,EDL)中的新型储能装置,研究双电层的结构并理解不同的结构所带来的影响,对改善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来说尤为重要。离子液体由于拥有较高的工作电压,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电解质材料。碳材料是目前主要的电极材料,而云母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原子平整性,并且天然带负电,无论在实验还是模拟中,都是研究双电层结构的优势材料。本文
燃煤电厂汞排放越来越受到重视,活性炭喷射技术(ACI)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燃烧后脱汞技术,但是,活性炭喷射技术主要是通过活性炭物理吸附汞,吸附效率较低。同时,活性炭喷射会增加飞灰中的含碳量,从而影响飞灰作为副产品的利用。因此,研究学者普遍将注意力转移到寻找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高效非碳基吸附剂上。鉴于此,本论文从可重复利用的吸附剂的筛选和制备出发,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提高吸附剂的脱汞效率。在小型吸附固定床进
N-羟乙酰神经氨酸(Neu5Gc)是唾液酸家族的一员,绝大多数后口动物包括类人猿自身都能合成,但正常人体内不能合成Neu5Gc。然而,人体可以通过摄食红肉等含Neu5Gc的食物在体内积累Neu5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探讨羊水致产妇肺栓塞的危重症患者的转院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1例羊水致肺栓塞的危重产妇,落实转院前、转运中、转运后的护理.结果 通过转院,将羊水致产妇肺栓塞的
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建于20世纪80年代前的轴流式水轮机,其运行的稳定性较差、空蚀破坏非常严重、综合性能指标较低,随着现代水轮机技术的发展以及CFD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轴流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