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功效的历史沿革及配伍规律的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45tg54h4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半夏功效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总结。以探讨半夏在经典方剂中的应用,并总结出半夏的常用功效,以及半夏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规律,探讨各位医家应用半夏的临证经验、方药应用及配伍理论。为进一步研究半夏防治各种疾病提供理论参考,并为临床如何正确运用半夏拓宽辩证思维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以历代本草学文献和《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依据,通过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纵向上,以历史沿革研究半夏的功效;从横向上,以经典方剂研究半夏的配伍规律,并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筛选出含有半夏的方剂47首,《方剂学》27首,其他方剂60首,以七情配伍为理论依据,来探讨半夏的配伍规律。  结果:1.半夏具有消痰止呕,开结降逆,消痞散结、调和阴阳、通利二便之功效,用于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失眠、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2.半夏在历代方剂中运用广泛,其中用到半夏的方剂在《伤寒论》中记载17方,分别起降逆止呕、和胃、化痰等作用。在《金匮要略》中记载30方,分别起散结行气、和胃止呕、化饮降逆等作用。在其他60首方中,分别用于瘿瘤瘰疬、小儿惊风、咽喉不利、少阴口疮、风痰寒痰等证治。3.半夏配伍规律的研究即与生姜、干姜、人参、茯苓、细辛、黄芩、厚朴、麦冬等相须相使,与甘草及白蜜、生姜相畏相杀,与乌头、附子相反相恶。  结论:半夏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各科。因其善于祛痰止呕,故临床上为治痰饮咳喘要药。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归肺脾胃经,具有消痰止呕,开结降逆,消痞散结、调和阴阳、通利二便之功效,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失眠、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证。并通过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配伍增效,减毒,扩展临床主治。并从中总结出半夏配伍作用包括减毒与增效:增效主要有三个方面:同类相从(辛温同施、辛热同施、辛行并用);异类相使(燥渗并用、清降同用);相反相成(润燥同施、辛开苦降、寒温共用)。减毒即以甘缓毒、相杀解毒。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门课程的设置不仅与时代潮流紧密衔接,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好这门学科,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们的视野,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本篇
在学前班教育中,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孩子将来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激发孩子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利用榜样激励,正确评价学习活动等方面谈了一些方
现在学校和老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因为我们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的生活,有助于以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其真正获得成功.不良的行为
目的: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掌握针灸治疗技术,同时尽全力向外国传播弘扬神奇的中医文化。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梳理针灸治疗腹泻和便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非随机
目的:将古代及现代报道对运用祛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方剂进行总结归纳,从治则、用药、辨证规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治疗高脂血症组方、治则、用药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为临
本文对文章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中间过程和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将其进程划分为三个
  目的:通过观察活络散结汤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痰瘀互结型)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视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及全身症状指标
班主任居一班之首,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是沟通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桥梁.作为班主任,自己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在班级管理中之所以成功,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既遵!规律又讲技巧,在于将教育管理理论灵活运用到教育实际工作中,班级管理是学校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的“心灵导师”.蓦然回首,我担任班主任已经二十四个年头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