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出版是采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将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文稿、图画、乐谱、音像等知识信息经过加工后,以一定方式将其复制在特定载体上,并以出版物的形态向特定公众传播的行为。少数民族出版物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民族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民族经济的发展中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作用。少数民族出版业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兴起,以及当代的发展,其经济属性、产业属性日益突显。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基础薄弱,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本文以不同时期少数民族出版业的发展为分析的切入点,旨在找出少数民族出版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对策思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国际国内文化市场竞争加剧,作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少数民族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改革中发展,学者、专家们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探求。
在当今出版改革的浪潮中,民族出版业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并按其内在的产业属性、经济属性进行体制、管理机制的创新,迎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加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以及民族经济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同时赋予民族文化新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