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行为的刑事责任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肇事行为发生后,行为人通常会有不同的后行为,这些后行为对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认定有不同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司法实践,并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理论争议,对交通肇事后行为进行界定,明确对交通肇事后行为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试图探索出相对合理的认定交通肇事后行为的刑事责任方式,为交通肇事后行为类型的刑事责任处理提供相对科学、统一的法律标准。本文拟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行文:第一部分绪论。明确研究交通肇事后行为的背景和重要意义,阐明与本文研究的交通肇事后行为有关的理论现状。第二部分交通肇事后行为概述。通过对交通肇事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梳理,以及判决书的选取和梳理,概括得出交通肇事后行为的概念、范围、特点,明确交通肇事后行为对现代社会法秩序建立的意义。第三部分交通肇事后行为类型之一:逃逸行为的刑事责任承担。通过判决书中关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结合理论中对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争议,得出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标准。从法理层面分析认定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不合理,并借鉴域外独立成罪模式,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确定逃逸的刑事责任,根据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将其作为交通肇事逃逸罪的结果加重犯确定其刑事责任。第四部分是交通肇事后行为类型之二:找人“顶罪”行为的刑事责任承担。通过分析找人“顶罪”这一词的意思明确其定义。通过对相关判决书和理论争议的评析,对于找人“顶罪”者,应将找人“顶罪”行为认定为妨害作证罪;对于“顶罪”者,顶罪行为应认定为包庇罪。第五部分交通肇事后行为类型之三:减轻刑事责任的后行为的处理。减轻刑事责任的后行为分为两个部分:普通的减轻刑事责任后行为、特殊的减轻刑事责任后行为(具体含义在正文详述)。通过整理判决书发现,不同地方的人民法院在交通肇事案件中适用缓刑的时候,根据的普通的减轻刑事责任后行为组合不一致,并且缺乏特殊的减轻刑事责任后行为,应统一适用缓刑时普通的减轻刑事责任后行为的组合,在交通肇事犯罪中设置特殊的减轻刑事责任后行为,以此鼓励在特殊情形下的犯罪行为人及时履行义务。
其他文献
笔者反复研读了阳泉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实验组教师的博客和贴吧后,加深了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理解,提出了教育教学教人为上,教育教学过程为主的观点。通过剖析媒体教学理
本文通过CFRP加固混凝土梁与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破坏类型对比、理论计算、影响因素的研究可知。施加预应力可以充分发挥CFRP加强性能,对受弯构件的开裂荷栽、极限荷栽及
克隆动物胎盘发育缺陷是造成动物克隆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认为克隆胎盘发育异常通常是由于一些基因表达的异常所致,与表观遗传修饰有关。microRNA是一种重要的表观
将转化医学的模式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一整套培训标准和完善的准入准出制度,设计出满足标准需要的模拟产品体系,用于住院医师的培养和考核;
电子商务面对的交易信用和安全度全面降低的困局——“信用与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对于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IT行业侧重于提升网络运行品质、确保网络安全,更多关
文章针对直流接地故障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常用查找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在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较多,本文从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现状出发,探究凉山地区高山细毛羊舍饲养殖管理的有效性,以期为大凉山地区今后发展高山细毛羊的舍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