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时代周刊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的乔纳森·弗兰岑(1959-)在其第三部小说《纠正》2001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十年之后,于2010年发表了第四部小说《自由》。小说讲述了一个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在世纪之交所经历的变迁故事。作为新时代美国传统文学的接班人,弗兰岑顺应了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潮流,回归传统现实主义,关注当代美国社会和书写普通民众。此外,弗兰岑熟练地运用现代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更加深入地探寻在种种社会问题和个人困境背后隐藏的本质问题。《自由》对传统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回归和和现代派及后现代派写作技巧的融合运用,由此反映出其作为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典型特点。由此,本论文概述了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包括其尚未统一的定义、其作为一种亚文类的基本特征和其文本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弗兰岑的《自由》从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角度进行解读,具体而言从小说的主题书写、新现实主义人物塑造以及其实验小说艺术特征三方面分析其新现实主义特点。本论文论述了《自由》侧重书写对美国当代社会全面深层的再现,中产阶级家庭的破裂和重合以及个人自由的消费和放弃,这三方面体现了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典型的主题书写。此外,在《自由》所塑造的主要人物中,丈夫沃尔特的愤怒和妥协,妻子帕蒂的放纵和救赎以及儿子乔伊的叛逆和成长也是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最后,本论文论述了弗兰岑在小说中实践了其“悲剧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并运用了元小说和黑色幽默以及小说空间叙事技巧,这进一步展现了《自由》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特征。限于当下相关研究的空缺,本论文是作为对《自由》新现实主义解读的一种尝试。这一尝试希望能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并且期待能够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美国当下社会各方面、中产阶级家庭及中产阶级个人的精神追求等方面起到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