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并购不但成为企业涉足他国市场进而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完成产业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于国家,跨国并购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在经济增长中的引擎作用发挥则日益明显,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中,我国企业在全世界的跨国并购活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总结并研究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已经具备了实践基础。本文关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理论,而且可为正在实施或将要实施跨国并购活动的中国企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使其相关决策更为科学,使企业并购行为更加理性,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需求侧改革。 本文采用会计研究法考察了2003-2014年实施跨国并购活动的74家样本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并对影响其并购绩效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对中国企业绩效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为并购类型、支付方式和文化差异,其中横向并购方式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而现金支付方式、文化差异值与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并购经验、交易价格、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道国政治环境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 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认为,为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政府应当从四方面着手,即健全跨国并购法律体系、优化跨国并购金融环境、鼓励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企业也可从四个方面努力,即认真研究制定跨国并购战略、大力借助中介机构智力支持、高度重视跨国并购整合过程、加强跨国并购的风险防范。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与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事件研究法来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相关问题不同,笔者选用了会计研究法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第二,现有文献一般只就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微观因素即企业层面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而本文将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宏观因素也纳入了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