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即选取四川省洪雅县老汞山磷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充分搜集矿床已有地质资料,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研究区矿石地化分析、磷块岩镜下观察、分析以及对沉积盆地的分布、含矿层的变化、沉积相等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能丰富和完善该矿床的理论研究,加深对该矿床的认识,为后人的研究积累资料;另一方面,初步探讨矿床成因,以期指导找矿工作。1.区内含磷地层为寒武系下统麦地坪组(?1m),为一套浅海—潮坪相碳酸盐建造,以白云岩、磷块岩为主,磷矿层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麦地坪组下部。矿层顶板为麦地坪组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白云岩,底板为麦地坪组底部的灰—灰白色厚层状含磷砂屑硅质条带状白云岩。2.矿石矿物为氟磷灰石和微含炭的氟磷灰石,脉石矿物由硅质矿物、碳酸盐矿物组成。磷矿石的主要化学成份有P2O5、MgO、CaO、SiO2、F等,总含量达95.32%99.82%。矿石结构主要有砂屑结构、凝胶砂屑结构,矿石构造有致密块状构造、条纹条带状构造和溶蚀状构造。3.根据C、O、S稳定同位素研究,推测研究区磷矿是在半局限海湾盆地形成;根据氧同位素计算,得出矿区磷酸盐岩的形成温度为16℃43℃,与海相磷块岩的数据比较接近;根据硫同位素计算,与现代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近似,表明成磷期沉积介质的硫源来自海水硫酸盐,其形成环境属干燥气候条件。4.磷酸盐的成岩富集作用可分为两个成矿阶段。早期成岩阶段:由成岩作用形成的淀晶磷灰石多呈纤维集品磷灰石及少量自形晶磷灰石结构产出。磷灰石洁净明亮,具等厚环边结构,显示“菱形网格”构造。晚期成岩阶段:多发生在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中,磷灰石呈纤维状、放射状、灌丛状、菊花状等形态出现。5.断陷盆地是磷块岩矿床形成的主要场所。通过对古构造、古地理和沉积相的研究表明,川滇成磷带北段磷块岩矿床的形成,严格受南北向古断裂形成的断陷盆地所控制,磷块岩主要富集于断陷盆地中次一级凹陷盆地内。6.磷酸盐碎屑的堆积部位与沉积环境和水介质能量有关,特别是富磷矿的形成不是纯机械改造的产物,而是与生物聚磷作用密切相关。经研究,其成磷富集条件,总的在水下隆起的侧翼,有一个宽阔而平坦的潮下浅滩,同时水体浅,藻类发育,对生物聚磷特别有利,常构成大型优质磷块岩。老汞山磷矿位于潮间坪环境,由于水介质能量多变,常有碳酸盐杂质混入。故以条带状白云岩或白云岩夹层多而降低磷块岩品位,故多形成中、低品位磷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