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多裂肌的病理生理改变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裂肌的结构与生理功能在下腰痛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病例的多裂肌的病理生理变化,本文以单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影像学、电生理学等方法对其双侧多裂肌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单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双侧多裂肌的病理生理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0.04起至2011.03的单侧症状的椎间盘突出患者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47.56岁,罗兰多-莫里斯腰背痛/腿痛问卷调查表(RMDQ-24)评分11-23分,平均16.67分),均经临床影像学(MRI)检查证实为L4/5或L5/S1椎间盘疾病。对入选患者的双侧多裂肌进行MRI横断面检查及肌电图检查。MRI图像采用免费开放获取的IMAGE J软件,测量入选患者双侧脂肪化面积占各自多裂肌面积的百分比及双侧多裂肌总平均信号强度数值;肌电图检查则直接记录双侧多裂肌轻收缩时的波幅和时限值。进行上述四组数据的自身双侧组间比较。结果:MRI上表现为入选患者双侧多裂肌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化,且患侧组多裂肌脂肪化程度较对侧组更为严重(P<0.05);同时双侧多裂肌的平均信号强度均有增高,患侧组较对侧组更高(P<0.05)。肌电图上表现为所有患者的双侧多裂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幅增高、时限增宽,并且患侧组较对侧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单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双侧多裂肌在影像学及电生理学方面均发生改变,且患侧的变化更为严重。尽管这多裂肌变化与椎间盘突出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但仍为应用多裂肌训练方法治疗慢性腰腿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海底水合物形成分解/甲烷渗漏的甲烷以及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可能对海底的沉积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识别水合物的形成分解/甲烷渗漏对海洋沉积环境改造有助于了解水合物成藏
注册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成熟的股票市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发行制度。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由核准制转变成注册制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注册制目前在我国实施的时机还不
目的右美托咪啶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交感兴奋递质的释放,显示出较强的镇静、镇痛效果。瑞芬太尼是强效阿片受体激动剂,近期很多研究发
<正> 蜘蛛是农田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保蛛治虫不但已为人们认识,且已应用于生产实际,并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了解蜘蛛的各种习性,对认识蜘蛛和保蛛治虫都有重要意义。蜘蛛无翅
期刊
狮头鹅是大型优良鹅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耐粗饲、抗病力强、好管理、出肉率高等优点,是值得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现将其养殖技术经验介绍如下。
容器苗木生产栽培技术具有系统管理水平要求高、产品经济效益大的特点,是我国未来苗圃业的发展方向。容器苗木生产栽培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苗圃生产模式,目前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
报纸
研究背景:皮瓣部分或全部坏死,这是外科应用皮瓣进行组织修复最常见的问题。皮瓣坏死的病理机理涉及众多因素,临床针对皮瓣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临床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全身及局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压氧(HBO)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颅内压、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的变化,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的相关
本文在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况、主要观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对生物学教学的指导作用,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在生物学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建议,总结了建构主义理论
目的对PPH治疗痔临床研究在科研方案设计、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评价PPH治疗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