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种子油提取工艺及其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绞股蓝(Gynt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又名七叶胆、五叶参、小苦药、遍地生根、公罗锅底,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绞股蓝属(Gynostemma)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绞股蓝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如皂苷、黄酮、多糖等,可全株入药,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免疫调节、延长细胞寿命等作用,被誉为“人间仙草”。绞股蓝属于雌雄异株,自然条件下结种子量较小,在农业生产中,绞股蓝主要依靠根状茎来繁殖。而对于绞股蓝种子,一方面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研究甚少;另一方面通常只用于有性繁殖或废弃,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本实验以绞股蓝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成分油脂进行生物学研究,旨在为绞股蓝的全面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实验分别采用正交法和响应面法优化绞股蓝种子油超声和微波提取工艺,以期最大限度提取绞股蓝种子油,并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超声和微波提取后的残渣粉与未经提取的原种子粉的表面微观结构;采用GC-MS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绞股蓝种子油脂肪酸成分;通过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检测血清和组织中的生理生化指标,观察小鼠肝组织切片,研究绞股蓝种子油抗衰老作用。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正交法优化超声提取绞股蓝种子油工艺,得到最优提取条件:料液比1:20 g/mL,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绞股蓝种子油得率为40.94%,RSD为0.11%,表明该提取方法合理可靠,达到了优化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运用响应面法优化绞股蓝种子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模型方程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 g/mL,微波温度59 ℃,微波时间14 min,微波功率600 W。经此条件下提取绞股蓝种子油得率为42.01%,与理论值41.25%相比,相对误差为1.85%。说明通过该数学回归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拟合度较好,表明此方法合理可靠,可为绞股蓝种子后续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分别对超声和微波提取后的种子残渣粉和原种子粉进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残渣粉表面均破坏严重,说明超声和微波提取绞股蓝种子油较充分。(3)采用GC-MS法分析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绞股蓝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溶剂所提取的绞股蓝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相差较大,但均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十八碳三烯酸。(4)绞股蓝种子油抗衰老实验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可缓解小鼠饮食量下降,皮毛光泽度变差,行动缓慢,体重增加缓慢甚至下降的症状;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说明绞股蓝种子油可保护血管进而起到抗衰老作用;小鼠组织生化指标结果说明绞股蓝种子油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辅助和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活性,提高总抗氧化(T-AOC)能力。表明绞股蓝种子油抗衰老机理之一可能与其具抗氧化能力有关,通过增强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降低机体细胞损伤程度,间接保护正常细胞,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仿人机器人的结构仿照人类设计,相比轮式机器人,在复杂地形和恶劣的环境中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但目前仿人机器人的脚部结构仍比较简单,多种功能比较缺乏,导致未能发挥仿人机
根据进修生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强化临床实践,提高进修人员理论水平,同时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强化法制观念,为基层医院培养优秀的医疗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做出应
【正】用户平时在网络上无论是购物、租房,还是前往网络交友注册实名用户,都需要填写自己真实号码通过验证,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却是很有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骚扰。如果用户不想
随着语言教学研究对个体差异的重视,学习风格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程中,既要依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又要关注
随着对机械结构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仅靠刚性结构已经不能满足3C产品装配的要求,柔顺机构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无摩擦等优点正在不断代替一些刚性结构实现装配的功能。柔顺机
【正】对于"锋芒"的定义,摩托罗拉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2004年有着"航空铝合金超薄机身"与"镭射激光键盘"的V3刮起的超薄金属风让多少人一见倾心;7年后,摩托罗拉复活了当年
清華簡《繫年》以晉楚爭霸為主線,記載了西周初年到戰國初期的史事,時間跨度大,涉及史事眾多,對於補充傳世文獻史料之不足、佐證先秦史書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目前學界對清華簡《繫年》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字考釋、內容疏證、體例、成書時間等方面,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關問題的討論仍多有值得繼續深入的地方;另外,學界對《繫年》史學成就等相關問題則關注不足,也有待繼續發掘。因此,本文計劃從文獻學角度出發,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超高维数据被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对于超高维数据进行特征筛选成为了统计学家们热衷研究的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