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黑素瘤细胞IGFBP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来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的表达受抑制是黑素瘤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与DNA异常甲基化相关,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皮肤黑素瘤细胞中IGFBP7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重点阐明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对IGFBP7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1 IGFBP7在皮肤黑素瘤组织和人黑素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IGFBP7蛋白在原发性皮肤黑素瘤和转移性黑素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普通良性色素痣组织,有显著性差异。应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发现,IGFBP7mRNA和蛋白在人黑素瘤细胞株A375、M14和SK-MEL-1中均阴性表达,在原代黑素细胞和人黑素瘤细胞株MV3中阳性表达。结果显示,IGFBP7在皮肤黑素瘤组织和人黑素瘤细胞株中表达抑制。2人黑素瘤细胞株IGFBP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的研究应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后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 BSP)检测人黑素瘤细胞株A375、M14、SK-MEL-1、MV3和原代黑素细胞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所有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结果显示,在IGFBP7表达阴性和阳性的细胞之间存在显著的甲基化差异。35-aza-dC对人黑素瘤A375、M14细胞IGFBP7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应用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阴性表达IGFBP7的A375和M14细胞,药物处理后,2株细胞IGFBP7mRNA和蛋白均恢复表达,且BSP检测证实了该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了去甲基化改变,验证了IGFBP7在这2株细胞中的表达恢复是该基因去甲基化的直接作用,表明启动子区CpG岛DNA异常甲基化是黑素瘤细胞IGFBP7表达改变的直接调控机制。经MTT实验、流式细胞术、TUNEL法和trans 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发现,5-aza-dC在体外抑制A375和M14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并导致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抑制细胞侵袭。结合药物处理后IGFBP7的表达变化,推测IGFBP7表达的恢复,很可能参与了5-aza-dC处理所引起的黑素瘤细胞上述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以上研究结果说明,IGFBP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DNA异常甲基化是黑素瘤细胞中IGFBP7表达改变的主要调控机制。去甲基化药物5-aza-dC还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的作用,IGFBP7表达的恢复很可能在5-aza-dC引起的黑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正>印军在过去10年里严重忽视了对数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而未来的战术通信网络必然是高移动、可生存和可重构的。印军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应对不断变化战术情况和环境威胁的强
随着建筑高度不断增长,结构所需考虑的风荷载工况越发复杂,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数值风洞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这类结构分析。本文通过对数值风洞理论与实际应用方法的总结与对比,探讨数
通过将羧化聚苯乙烯乳胶与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对最佳偶联抗体IgG量、最佳偶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乳胶凝集试
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面源污染因素容易被忽视,导致雨后河道水质不达标。本文介绍了合肥市对南淝河流域城市面源污染治理的思路,并以南淝河中游调蓄池工程为实例,分析和探讨了设计
旨在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新课改,为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强大的惯性,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尤其是化学学科,除了观念上造成的阻
《我儿子的故事》是戈迪默表达对种族身份和性别身份互相纠缠、互相建构的复杂关系的代表作品。她以一个黑白恋故事,试探了性爱超越种族差异的可能性,同时提示黑人的“白人心
本文谨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方法与途径进行相关探讨,以期共同提高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深入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有识之士斧正。
近年来,为满足人们对建筑外形审美观以及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的要求,有效的利用建筑空中资源,设计师会结合周边环境,在高层屋面层设计出造型新颖的带弧形悬挑钢筋混凝土梁板做为装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现,因药物或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一个或多个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多种临床病症。药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