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集料级配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kgsz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料级配是评估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强度等多种特性的关键因素。当前工程实践中常采用随机抽样加人工筛分方法计算级配,该方法费力耗时长。因此,本文针对集料级配检测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利用机器学习对非粘连状态下集料级配预测算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自主搭建集料二维颗粒采集平台对集料颗粒二维投影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图像质量进行提升。根据集料颗粒粒径大小划分为4.75mm、9.5mm、13.2mm、16.0mm四种类别,构建集料二维颗粒图像数据集。针对集料档位类别分类问题,采用ResNet50分类算法进行模型微调与训练。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残差连接与引入SK注意力机制对ResNet50进行改进,设计出Multi-ResNet50与改进Multi-ResNet50集料档位分类模型。以分类准确率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等效椭圆短径模型、等效矩形短边模型与ResNet50、Multi-ResNet50、改进Multi-ResNet50等模型的分类结果,结果表明改进MultiResNet50提高了集料档位分类准确率,最终集料二维档位分类平均准确率为85.6%。其次,为进一步表征和分析集料三维信息,基于Gocator2370线激光轮廓传感器搭建集料三维点云扫描平台,采集集料三维点云数据,并利用B样条插值进行点云缺失修复。在此基础上,结合MVCNN模型,对视图投影、视图特征提取、视图融合模块进行改进,设计三维集料档位分类模型,最终实现88.1%档位分类准确率。最后,本文利用OpenCV提取21个常用集料特征因子,通过相关性系数选择其中18个质量特征因子构建XGBoost集料质量预测模型,并利用网格搜索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调优。与其他Boosting模型对比,网格搜索优化XGBoost模型预测精度更高,2R为0.886,误差更小。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多模型联合级配预测算法,将集料质量预测模型与二维、三维集料档位分类模型进行联合以求解集料级配,并绘制级配曲线展示结果。经过多次分组试验,基于集料二维图像的级配预测算法平均误差为7.0%,基于集料三维点云数据的级配预测算法平均误差为5.1%,两者均优于现有等效拟合级配计算方法。试验表明,多模型联合级配计算方法实现了集料级配准确高效计算,为集料智能化检测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推进集料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检测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报纸
“主谓数一致”是心理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长期以来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研究表明,英语主谓数一致的产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研究多关注复杂主语(如中心词+介词短语/定语从句)情况下,中心词与谓语的距离以及局部名词数特征(单/复数,S/P)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主语中心词概念数特征以及谓语与主语部分不同名词之间兼容性对谓语数特征选择的影响。而对这些因素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英语句子产出过程中语义和句
学位
我国经济在近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相关领域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各地不断新建大型公共建筑。这类建筑规模巨大、结构复杂、施工周期一般较长,造成了建筑成本控制的困难。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建筑的需求。新出现的全寿命周期理论是解决方案之一,这个理论对成本控制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建筑项目各个阶段分别进行成本控制。BIM技术是仿真综合软件平台,不仅可进行建筑图
学位
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埋藏深,地表水以非饱和渗流的方式向下运移,区内滑坡、崩塌、地基湿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非饱和渗流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其地表水非饱和入渗的基本规律,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持水函数和渗透性函数是反映非饱和渗流的两个水力学特性参数,也是解决非饱和渗流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利用课题组研发的小型土柱试验装置,实测了黑方台原状黄土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并与多步溢出法的试
学位
样品过0.22μm滤膜后,以SH-AP-1型阴离子交换柱分离,以14 mmol·L-1 KOH溶液洗脱,采用电导检测器测定其中溴酸盐(以BrO3-计)、亚硝酸盐(以NO2-计)和溴化物(以Br-计)的含量。结果显示:BrO3-、NO2-、Br-的质量浓度均在1.00~10.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依次为0.19,0.06,0.18μg·L-1;空白加标水样中BrO3-、
期刊
本文通过对爱森斯坦三部未完成著作的分析,梳理了他理论思想的演变。在20世纪20年代的《球形书》中,他构想了一种球形的多维模式,将当时流行的学说与分析方法同时囊括其中,从而获得动态多元的理论视角。在30年代的《蒙太奇》中,他寻求一种人体、艺术与自然之间普遍对应的同形结构,借助有机统一体解释所有艺术现象。在40年代的《论方法》中,他诉诸意识的基本结构和早期感官思维,提出一种简单的两极模式以描述艺术作品
期刊
海洋塑料污染影响着水生生物的生存,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开发环境友好型绿色塑料迫在眉睫。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完全降解和降解产物无害等优点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包装、汽车等领域。PLA基产品废弃物会进入到海洋环境中,因表面疏水性而缓慢水解,而紫外光接枝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高分子材料表面快速改性技术。因此探究
学位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婴儿车的需求更加的多元化,因此,本文将对于相关设计理论进行整合并结合相关技术来进行探索研究,以期实现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多功能防雾霾婴儿车的创新设计。首先,将通过多种途径得到的关于婴儿车的用户需求,使用KJ法(亲和图法)对于用户需求样本进行分类整理,进一步使用模糊聚类法确定出有代表性的用户需求项,各需求项的权重系数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多功能防雾霾婴儿
学位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乳腺癌患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1日~2023年4月30日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的2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两水平的析因设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医情志疗法组、耳穴压豆组、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术后失眠常规护理,中医情志疗法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
期刊
针对室内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中的自主避障问题,通过借鉴人类操作避障时的感官判断过程,结合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人类感官判断及操作行为提取的数字孪生人机融合系统。在已有的基于指挥的导航方案基础上对移动机器人的物理端控制器、数字端运动场景搭建以及人类感官行为的提取算法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完成了室内移动机器人数字孪生人机融合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分析了系统的需求,并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