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五针法”对哮喘模型大鼠DC及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针刺哮喘模型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观察邵氏“五针法”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和肺组织 HE 染色病理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邵氏“五针法”治疗哮喘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干粉配置成的 10%的复合OVA抗原液致敏,并用1%的OVA溶液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肺俞”(双)、“大椎”、“风门”(双)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空白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腹腔注射,雾化吸入。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 DC 及 NF-κB 的表达,HE 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情况。   结果:   1 对 DC 表达的影响:模型组肺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阳性表达增高,针刺治疗组其阳性表达降低,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治疗组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对 NF-κB 表达的影响:模型组肺组织中 NF-κB 的阳性表达明显增高,针刺治疗组其阳性表达降低,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治疗组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对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炎症形态病理学。空白组肺组织、支气管结构正常,肺泡间隔正常,炎性细胞浸润较少。模型组肺组织中气道黏膜见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EOS),并且支气管粘膜上皮水肿、变性和脱落,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针刺治疗组肺组织中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粘膜上皮仍有轻到中度损伤。药物治疗组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及管腔内可见轻到中度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腔扩大,可见轻度弥散性水肿。   结论:   1 针刺哮喘模型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能有效缓解哮喘模型大鼠的临床症状;   2 针刺哮喘模型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能降低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DC的表达,抑制哮喘的免疫反应;   3 针刺哮喘模型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能明显降低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有效改善气道炎症;   4 邵氏“五针法”与西药相比,在抑制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方面有明显优势,同时避免了西药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机体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以天津市育成的5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于孕穗期分别喷施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成熟期取样进行外观食味特性分析.结果 表明,一定计量的硒肥处理可以提高稻米的
为适应当前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需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自育优良骨干自交系HRM2961为母本、HRKF1075为父本组配优异玉米杂交种江单6(审定编号:黑审玉2017018),该品种具有茎秆
范安翔的画,很吻合他的名字;安静地在心里飞翔。情绪的火气,很难在他的作品中找着。范安翔企图通过绘画的行为,来达到对生活起落的熨贴,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也能充分体
目的:  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针刺配合刮痧疗法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疗效,进而为今后临床治疗梅核气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
为全面了解新科稻31的生产应用前景,利用2015-2016年2年的国家水稻品种试验黄淮粳稻B组汇总结果,对新科稻31的丰产稳产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新科
育秧是水稻科研田间试验工作的关键环节,依据科研试验材料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结合目前水稻生产上的育秧方法,提出了适应科研试验的水稻育秧操作规程、作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