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制度研究——以“善意”为中心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在激励交易、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经济秩序方面,善意取得制度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07年3月16日,我国颁布的《物权法》对善意取得做出了全面细致而又全新的规定,首次把善意取得制度扩展到不动产方面,适用领域从所有权领域扩大到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领域。  因为善意取得制度的价值作用,善意取得制度始终受到关注。但善意取得制度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将会大大有损该制度制定的初衷,影响原所有权人第三人的利益,或者影响善意受让人的利益。正因为此,很多国家对该制度在构成要件上作了比较严苛的规定。在构成要件的研究上,我们发现,很多学者的理论研究或者司法实践中,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善意取得制度的客体或者对象上,而往往忽略了善意取得制度的主观要件,即“善意”这个点。实际上,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是最核心、最本质的要素,如果离开受让人的善意,善意取得制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础。本文选取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作为研究视角,重点从善意取得制度的主观要件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含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从概念、历史和价值层面来探讨善意取得制度。善意的三项内涵:首先,善意他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区别于物质本身。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其次,它带有法律性,是人们在作为某种民事行为时的法律判断。即不知道该行为没有法律依据;再次,它带有善意的原本含义。就是他认为这种行为是合法的。  第二部分,探讨“善意”的认定体系。内容主要有“善意”的界定、“善意”的认定、“善意”的举证责任分配等。特别是善意的认定,本文从善意认定的主体、时间和标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三部分,“善意”的司法适用。文章较为详尽地考察了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渊源和法理基础,同时针对善意取得制度的中的“善意”问题,提出了相关理论探讨,藉此从司法层面考察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情况,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在现行立法与司法中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其他文献
记者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7月3日,该院邀请省农委、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有关专家,对该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实施的“水稻专用缓控释肥与增苗节氮丰产配套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进
我国在经历了对土地价值发现之后,土地成为稀缺资源和商品,纳入到了国家管理并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近30年来,我国土地交易的法律规制制度一直处于变迁之中,从计划、非透明、
在我国经济不断调整结构的同时,第三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刺激了更多的旅游种类和形式以及消费群体。红色旅游就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旅游形式。它是机缘于
《SPS协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阐明在SPS措施时所应考虑的因素,特别是要确保各成员制定的动植物卫生措施和食品安全建立依据客观的和准确的数据所做的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
中职院校的图案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学习设计的核心课程,面对现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发展,中职院校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中国传统图案融入现代图案教学中,进行多
本文探讨的是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中责任免除条款所负有的明确说明义务。该义务是否得到适当履行,直接关系到保险人应否承担保险赔付责任,以及投保人合同目的能否实现,因此往
本文分析并总结了不同的条件下在中国和国外的逆作法施工方法的各项经验.提出了科学运用逆作法方案进行组合,可以起到降低造价、快捷施工、保护环境的目标,以期达到综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