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曾指出:“土地……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和生殖条件。”土地资源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承载,又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稀缺问题越来越严峻,土地资源的脆弱性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亟需政府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人地协调发展。土地资源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和改善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性调查。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就必须先要查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状况,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土地资源调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调查的对象涉及到我们每一位公民和每一宗土地,因此在调查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情况,涉及到很多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这些利益之间的交错和博弈,会影响土地资源调查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影响最终调查成果的可信度。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对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以确保土地资源调查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宏观决策及土地资源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了确保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建立了土地调查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但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说,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究其原因,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政府管理的不到位。通过对土地资源调查中的政府管理进行研究,人们可以对土地资源调查有一个系统的、全新的审视。本文从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谈起,并明确了政府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相关责任。然后,对我国土地资源调查的政府管理现状进行了综合考察,并总结了我国政府在土地资源调查管理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文中对两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最后,针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在法律法规、调查方案、管理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