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各主要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十分剧烈,使得传统的汇率理论不足以解释现代汇率的运动规律和波动特征。这启发学者们将外汇看成一种特殊的金融资产,并将资本市场的许多研究方法融合到对汇率的研究中。如果将外汇市场看成资本市场,那么就有“市场效率”这样一个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因为只有证明了外汇市场有效,才能运用以市场有效假说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为基础的现代主流“证券市场理论”来分析汇率问题。而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上的分析方法对汇率预测及金融投资决策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外汇市场本身的效率问题还会影响到一国外汇制度的选择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所以,对外汇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影响政府经济、金融决策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外汇市场效率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创新性地运用宏观计量方法去考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首先,对随机游走模型的研究表明,只有在抵补利率平价成立和名义利率差恒为常数时,对有偏移项随机游走模型的检验和对外汇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才是一致的。并且该检验结果认为美元和日元外汇市场均是有效的。其次,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子样本研究表明,即使考虑了经济结构突变,远期汇水对即期汇率变动的估计仍显著的为负值,即统计上数据异常和结构突变并不是拒绝美元和日元外汇市场有效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去探讨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不足。最后,对同种货币即期和远期汇率之间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美元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可能和期限长短有关,而日元外汇市场则是无效的。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则很好的澄清了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谁主导谁的争论。另外,本文认为不同货币即期汇率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逻辑上并不能严密地推导出美元、日元两外汇市场是有效的,这需要和同种货币协整检验的结果相互映证。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考虑了结构突变的线性回归模型,并适当的引入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宏观计量方法来分析外汇市场的有效性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