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药用植物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_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碱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天然产物,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碱的研究是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的开端,是天然产物化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因其具有多变的骨架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一直以来,生物碱都备受天然产物化学家、合成化学家以及药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根据文献报道,目前从植物中已经分离得到约1900个骨架类型的生物碱,约占全部天然产物的16%,由生物碱开发的药物约占全部植物药的46%,这是其它类型天然产物无法比拟的。为了从药用植物中寻找结构新颖并且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生代谢产物,本论文选择了四种药用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和一叶萩(Flueggea suffruticosa)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其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采用各种分离技术与方法从上述四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得到60个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利用现代各种光谱学技术(NMR、IR、UV、ESIMS、CD、X-ray衍射分析)、化学转化法、计算法以及与已知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对比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27个单萜吲哚生物碱、3个喹啉生物碱、20个石松生物碱以及10个一叶萩碱型生物碱。在这些生物碱中,15个为新化合物,特别是化合物51是一个新骨架,属于首次报道的裂环的一叶萩碱型生物碱,含有一个罕见的烯醇结构,其它14个新化合物分别是:9个单萜吲哚生物碱(1,7-9,18,24-27)和5个石松生物碱(31-32,43,46-47)。新化合物1是一个C环缩环的依波格型单萜吲哚生物碱,拥有不寻常的6/5/6/6/6环系,之前仅仅一个化合物flabelliformidine拥有这种缩环的骨架结构。化合物24-27拥有罕见的9/6环系,这在天然产物中是非常少见的。尤其是,化合物24和25是一对差向异构体,并且在C-22位降了1个碳,之前只有化合物deformylstemmadenine显示了这样降1个碳的骨架。化合物47是首次报道的在C-12和C-15之间形成一个氧桥的ceruane型石松生物碱。此外,化合物43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糖基化的石松生物碱。另外,我们对分离的量较大的生物碱进行了体外的抗炎活性,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17显示了很好的抗炎活性,其中2的抗炎活性为阳性药(Indomethacin,IC50=42.6μM)的2倍,17的抗炎活性与阳性药几乎相同,IC50分别为25.5和41.5μM。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报道依波格型单萜吲哚生物碱具有充足的抗炎活性。化合物31显示了中等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ICso是87.3μM。化合物47和49对A549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ICso分别是12.6和18.4μM。最后,本论文对2005年到2015间新发现的石松生物碱的结构及其潜在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有望为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活性化合物及其类似物构效关系的研究、植物化学分类学、药理学和新药先导化合物的筛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我国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伴生矿辐射防护和环境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针对我国伴生矿辐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伴生放射性矿的危害,最后提出伴生矿辐射防护和环境管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针对日趋严重的城市停车问题,在简单介绍停车管理系统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对系统现状、系统功能、系统架构及实现进行深入分析,为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壁画是绘画中最古老的画种之一。原始人的绘画,用天然颜料或硬器敲凿涂沫在石壁上、崖上,洞壁中。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人们学会挖洞、筑墙、建屋.壁画随之发展到殿堂、陵墓、寺庙
从结构空间化的角度,对不同建筑师创作的三个建筑进行了结构上的分析,展示了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空间与结构的建构性整合,指出了创作构思与结构创新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正>(接上期)(四)职业培训机构建设不断充实改善。截止至2014年年底,青海省共有39所中等职业学校(西宁地区20所,海东地区6所,黄南、玉树州各1所,海西、海北、海南州各2所,果
分析了湘钢烧结设备现有检修流程的各影响要素,通过加强前期技术准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满足了非计划检修的要求,稳定并提高了烧结机作业率。
研究背景及意义肺癌作为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据统计,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肺癌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排名
一.代谢组学在药物毒性及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液质联用等技术的代谢组学是将生物体作为统一整体,研究其对外应激后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变化,并结合信息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