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现象在我国越来越明显,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所占GDP比重也逐渐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及其集聚在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另外,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更应该受到重视。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发展和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够,甚至在某些领域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有研宄表明行业集聚和技术进步相关。那么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技术进步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呢?本文正是基于此作为研宄对象,试图从规范和实证两方面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本文在产业集聚理论、技术进步理论以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六个细分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指数,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然后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指标计算结果对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指标的计算,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集聚程度较高,中部和西部相对不明显;通过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计算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在缓慢增长,但是并不稳定,时而发生波动,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和中部。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产业集聚既是技术进步的短期原因,也是技术进步的长期原因;但是技术进步仅在长期表现为产业集聚的原因,短期内并不显著。主要启示有:第一,政府部门应该在产业集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产业集聚,提高产业集聚的效率,同时推动技术的进步,进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第二,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产学研一体的外部机制,增强集聚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