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罗昔康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的一种,抗炎作用强,但难溶于水,吸收缓慢,口服后会导致胃肠道出血。将吡罗昔康制备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可以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降低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本文对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吡罗昔康的处方前研究;(2)吡罗昔康包合物制备方法的筛选和工艺的优化;(3)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吡罗昔康包合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溶出行为;(4)将吡罗昔康包合物制备成胶囊剂,初步建立了质量标准,并考察了稳定性;(5)考察了吡罗昔康包合物胶囊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和对大鼠的胃刺激性,与市售吡罗昔康片做了比较。 处方前研究表明,吡罗昔康在水中难溶,溶液pH值和酸的浓度均对药物溶解度有影响,尤其在碱性条件下药物溶解度大大增加。包合物的相溶解度研究表明,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的相溶解度图为Ap型,通过相溶解度图可以推断,药物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可能是1:2以上。温度对包合平衡有影响,升高包合温度不利于药物的包合。pH对相溶解度图的影响表明,结合pH调节和β-环糊精对药物的包合作用,可以更大程度的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建立了包合率的测定方法,分别采用共沉淀法、研磨法、加热回流法和溶液搅拌法制备了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溶液搅拌法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最高。因此本文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吡罗昔康包合物,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优选制备吡罗昔康包合物的最佳处方工艺,制得的吡罗昔康包合物的包合率可达98%以上。 采用溶液搅拌法,通过不同冷冻速率下冷冻干燥以及喷雾干燥法挥去溶剂制备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IR)和X 射线粉末衍射法(X-ray)进行包合物的验证,表明包合物已经形成。所得包合物包合率均超过90%;3种包合物的粉体学性质均有不同;包合物的体外溶出速率显著快于原料药和物理混合物,且相互之间也有差异。 采用喷雾干燥法大批量制备了三批吡罗昔康包合物,通过加入助流剂改善其流动性,将其制成胶囊剂,并初步建立了质量标准,包括HPLC法考察有关物质、溶出度、装量差异和铵离子检查,以及UV法测定总药物含量和游离药物含量。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吡罗昔康包合物在高温和强光照射条件下均很稳定,而在高湿条件下会导致去包合,游离药物含量上升。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3个月后,胶囊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无明显变化。加速6个月试验和长期6、9、12、18、24和36个月试验仍在进行中。 以beagle犬为对象,对吡罗昔康包合物胶囊和市售片剂进行体内药动学比较,用统计矩原理进行血药浓度一时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吡罗昔康包合物的达峰时间大大快于普通片剂,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者的半衰期t<1/2>和AUC无明显差别,吡罗昔康包合物相对于市售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74%。SD大鼠分别以20mg/kg的剂量灌胃给予吡罗昔康包合物和原料药,通过观察胃粘膜表面的损伤程度发现,吡罗昔康包合物对大鼠胃的刺激性显著低于原料药(P<0.01)。从以上结果可以初步推测本文对包合物的研究较好的达到了课题的预期目标,选择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宜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包合物既大大加快了吡罗昔康的溶出和吸收速度,又显著降低了吡罗昔康的胃刺激性,稳定性试验结果也初步证明了包合物胶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据自治区粮科所1984年对区内18个主要小麦品种品质分析,蛋白质平均含量13.83%,湿面筋含最为37.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商业部四川粮储所对全国主要产麦区的不同小麦品种的营
在中国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约占四成以上,大力开展医疗扶贫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但因多数贫困地区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医疗水平也比较落后,仅靠
对事件驱动软件与传统的面向过程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事件驱动机制及事件驱动机制的引入对软件测试的影响.针对事件驱动软件的特性,改进了传统的测试方法,指出
使用教育部直属A大学的新生基线调查数据,以1107名大一新生为被试,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重点考察学生高中阶段父母参与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
保水剂SSA(以下简称SS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已在北方干旱地区的许多作物上开始应用,在南方棉花生产上是否有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现将种子涂层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地热温室进行冬小麦加速世代获得成功。1987年2月的北方还处在寒冷季节,地热温室种植的小麦已经灌浆。这批小麦育种材料,系1986年秋季
甘薯淀粉是我国轻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对高淀粉甘薯品种的要求,江苏省农科院粮食所在1981~1988年以高淀粉、高产、抗病为主攻目标,从南丰×栗子香的杂交后
一、前言云南元江低热河谷区丘陵地上的甘蔗种植制度是三年一周期,即新植蔗一年,宿根二年,第四年翻蔸重新栽种,很少与其他作物轮作。在比周期内甘蔗的生产性能,由于蔸位的逐
2014年,医疗健康领域尤其是互联网医疗投资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根据美国著名互联网医疗孵化器Rock Health最近的一份年度报告,去年整个互联网医疗的投资总额超过了40亿美元
华南麦区立冬前播种小麦是否最适宜?华南麦区小麦生产为什么上不去?为什么同一个小麦品种在华南麦区与在西北产量相差悬殊?连续十年秋播试验的结果(表1)表明,在华南秋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