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大学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学会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篮球运动是我国高校组织体育教学、开展体育锻炼运用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公体学生进行篮球教学,其重视篮球技术或战术要领的教授,强调规范性,而就学生篮球运动态度和认知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则缺少应有的关注,此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学习和练习篮球的积极性和篮球教学效果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难以真正地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近年来,针对以上状况,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从篮球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获得了许多实质性的成果,有效地提高了篮球教学效果水平。本文在以前学者所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和结合相关教育理论,提出了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以下简称:公体课)篮球教学中运用“比赛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为检测“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公体课中运用的教学效果,本文以贵州大学明德学院2010级和2011级6个篮球公体班(实验班3个,对照班3个)为研究对象,设计组织教学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将比赛教学法运用于高校篮球公体课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比赛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1.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掌握及其水平提高;2.能有效地提高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3.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4.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篮球兴趣的兴趣,满足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和愿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5.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外篮球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助于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