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创新,是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中的贫困地区。河北省现有11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2016年末常住人口7470万人。其中贫困县62个(包含国家级贫困县39个)、贫困村7366个、贫困人口310万。要实现持续而稳定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主要依靠的是发展农业,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将个体农民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目的。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进行,河北省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了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研究当前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现状,结合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分析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实现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部分,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相关理论概述。这部分首先介绍了精准扶贫、农业特色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含义。其次阐释了与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并对这些理论做了简要总结和评析。第二部分,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现状及扶贫模式。这部分回顾了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从“大水漫灌式”产业扶贫到产业“精准”的发展历程,接着又分析了当前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现状,并结合典型案例分别对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等扶贫模式做了详细介绍。第三部分,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部分主要从扶贫产业选择不精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不足、政府对农村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特色产业扶贫的宣传力度不够四个方面分别对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国内外农业产业扶贫的经验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国内河南、安徽及陕南等地区农业产业扶贫的经验,为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借鉴,为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开阔了思路。第五部分,完善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针对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和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精准的农业特色产业选择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三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合作组织;四是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型职业农民;五是培养和提升扶贫人员的产业扶贫能力;六是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保障机制。第六部分,结论。这部分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并且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问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