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创新,是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中的贫困地区。河北省现有11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2016年末常住人口7470万人。其中贫困县62个(包含国家级贫困县39个)、贫困村7366个、贫困人口310万。要实现持续而稳定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主要依靠的是发展农业,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将个体农民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目的。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进行,河北省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了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研究当前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现状,结合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分析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实现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部分,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相关理论概述。这部分首先介绍了精准扶贫、农业特色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含义。其次阐释了与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并对这些理论做了简要总结和评析。第二部分,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现状及扶贫模式。这部分回顾了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从“大水漫灌式”产业扶贫到产业“精准”的发展历程,接着又分析了当前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现状,并结合典型案例分别对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等扶贫模式做了详细介绍。第三部分,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部分主要从扶贫产业选择不精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不足、政府对农村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特色产业扶贫的宣传力度不够四个方面分别对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国内外农业产业扶贫的经验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国内河南、安徽及陕南等地区农业产业扶贫的经验,为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借鉴,为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开阔了思路。第五部分,完善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针对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和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精准的农业特色产业选择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三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合作组织;四是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型职业农民;五是培养和提升扶贫人员的产业扶贫能力;六是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保障机制。第六部分,结论。这部分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并且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问题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论文比较研究了肉驴日粮粗饲料组合效应及其对盲肠主要纤维菌区系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为两个实验:试验一,研究不同粗料组合对肉驴盲肠体外发酵的影响,本实验采用系统试验设计方
玉米种植机械化是近10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农机推广部门最努力推广的项目,目前玉米耕、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与小麦、水稻不相上下,但是玉米机械化收获仍然是个短板。截至2
在我国很多贫困地区发展比较滞后,同时没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导致农业经济发展不景气,人们的收入较低。随着振兴乡村的战略推进,我国十分重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不同
<正>2015年"两会"期间,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是为药学本科教育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针对该课程线上教学,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存在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模式仍以诸多优点获得多数学生
目的为评价栀子苷(Geniposide)的定量检测方法,规范清瘟解毒口服液中栀子的质量控制标准,特进行了本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方法药液前处理以70%甲醇百倍稀释药液,超声提取后过微
目的:评价四叶桑菊汤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60例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另60例接受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控制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及感染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临床分析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