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玉篇残卷》释义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chen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篇》是《说文解字》之后的一部重要的字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楷书字典。《说文解字》讨“篆摘之原”,《玉篇》疏“隶变之流”。清代学者常以《玉篇分作为校正《说文解字》及诸书音义的重要材料,把它与《广韵》、《集韵》相并列,由此可见《玉篇》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玉篇》研究在二十世纪以前不被重视,著述甚少。清代末年,我国学者黎庶昌、杨守敬、罗振玉等到日本访书,寻得原本《玉篇》残卷。随着新材料的发现,《玉篇》的研究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至今,对《玉篇》的研究涉及到了许多领域,据我们掌握资料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玉篇》的成书年代及其卷数。 二、原本《玉篇》的失传年代。 三、朱序本《玉篇》的真伪问题。 四、原本《玉篇》残卷的传抄年代。 五、《玉篇》的体例。 六、《玉篇》的音系。 七、《玉篇》的校勘。 这七方面的著述成果颇多,也有许多优秀的论著,但是这些成果对《原本玉篇残卷》只是间或有所涉及,系统全面地研究《原本玉篇残卷》,尚待今之学者。因此,我们也正出于此目的,对罗本《玉篇》残卷进行一次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以便发现一丝新的东西。
其他文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拓展“清空”的阐释内涵,从“清”与“空”的历史生成入手,通过对儒家清白人格与道家清静哲学互补融通过程的梳理,对中国文人“清”的美学自觉的发现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教育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结合呢?现简单谈了几点看法。
本文以陈染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叙事学和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解读。在分析的过程中,综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及陈染本人的创作实践来探讨她小说中的“逃离”意识。本文论及的“逃
本文介绍了我们对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电信网网络功能、组织结构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所开发的无线接入中心局(WACOS)系统。
本文分析了电子工单处理系统的任务和特点。根据工单处理过程的多样性和易变性 ,提出了一种规则驱动的分布式工单处理系统 ,并对该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工单处理中的规则以及工单处理的瓶颈和对策给予了介绍。
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使得光网络层具有了许多原先只能在高层实现的网络功能 ,并使原先单纯为了增加传输容量的WDM层具有了真正的光联网功能。以光标记交换技术、光突发分组交换技术、无纤光通信系统以及全新的光互联网技术为代表构成了今天的光通信网研究热点并吸引了世界各国科研院所和著名通信公司的广泛关注。
  钱中文的“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是针对唯理论理想的破灭和非理性、反理性的极端化,以及当今文学艺术意义、价值的下滑,人文精神的淡化与被贬抑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新理
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研究成绩显著,特色鲜明。首先,体现为他开启了从本体论研究文艺美学的新视角。他克服了传统的文艺社会学、文艺政治学研究的不足,关注艺术本体与人的生存方式
本文研究了油田注水开发的工艺技术,以求提高油田产能,满足开发及利用需求.
本文介绍了全光分组交换网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讨论了光分组交换节点的功能和结构及其实现光分组交换网的关键技术 ,对光分组交换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