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力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为目的,以2011-2106年之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27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下载并处理国泰安数据库的数据,运用DEA模型衡量企业的创新绩效,使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力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明确了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验证了门槛效应的存在并得出了如下四个结论:第一: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在资本市场充分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西方国家,股权激励被认为是解决代理人和所有者之间利益不一致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建设初期,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关于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能否提高公司的创新绩效在学界和业界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尽管存在两个不同的区制,但是在两个区制内,因变量股权激励比率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即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对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第二:管理层股权激励比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管理层股权激励比例对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随股权激励比率的变动而变化。管理层股权激励比率对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出先强后弱的趋势,当股权激励比率较低的时候表现出有较强的激励效应,随着比率的提高激励效应减弱。管理层股权激励比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并且在门槛的两侧股权激励的回归系数都是正的,因此股权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是U型或者倒U型而是两区制的正相关关系。第三:股权激励能够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实证结果显示,对于非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的创新绩效和股权激励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也意味着对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并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第四:对非国有企业而言,股权激励越高越好。根据研究结论,股权激励比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始终是正向的,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角度出发,股权激励比率越高越好,因此在研究的范围内不存在最优点。同时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下的两个建议:第一:加快在非国有企业中实施股权激励,并尽可能提高股权激励比率,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由于股权激励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两区制下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研究范围内股权激励比例越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越高,因此大力推动非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对于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加快完善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机制,释放股权激励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也即股权激励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因此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充分释放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考虑到国有企业占用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在政策、资金和人才上都具有超过非国有企业的优势,因此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充分释放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将会对整体经济创新水平的提升做出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