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监管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ygyog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耦合、碰撞,形成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于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数据驱动型金融服务模式。在该模式下,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对传统金融体系形成有益的补充,满足不断增长的异质金融需求。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6年引入国内后发展迅猛,交易规模及参与主体不断扩大,显示出极强的创新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多年来,我国金融业基本由银行主导并且垄断,金融机构的创新及服务意识薄弱,不愿意为小微企业及普通个人提供融资服务,P2P网络借贷的快速扩张,为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填补了正轨金融服务领域的空缺。从投资渠道看,长期以来存款利率的管制和投资品种的单一抑制了投资人对高收益的需求,P2P网络借贷的出现盘活民间资本,满足国内投资人对收益的潜在需要。P2P网络借贷有效满足位于“长尾”端客户的投融资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跨区域的资金配置,大大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是普惠金融的重要体现。而然,在看到P2P网络借贷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必须正视该行业已经暴露出的诸多风险。由于现实条件的约束,没有征信体系数据,大数据技术尚处于发展完善之中,导致计算机技术在对借款人审核中的作用大大降低。网贷机构依靠线下人员进行审贷,以增信服务成本换取投资人的信任,这些不仅增加人力及时间成本,而且弱化P2P网络借贷的职能作用,异化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此外,由于监管缺失,用于资金结算的中间账户目前都归网贷机构所有,资金可以极低的成本被网贷机构自由支配,加大了投资者的资金安全风险。由于监管细则的缺失,P2P网贷机构良莠不齐,一些急功近利的P2P网贷机构在缺乏最基础的风控手段和措施的情况下,从提供信息服务开始介入交易,分拆标的、分拆期限、隐含极大的流动性风险和杠杆风险,给P2P网贷行业的正常运营留下巨大的风险隐患。在P2P网络借贷行业的风险尚未爆发之前,通过研究P2P网贷行业风险的形成机理,对风险进行分类、排序,有助于准确定位网贷行业的关键风险点。进而可以根据风险类型及大小的不同,针对性提出一些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建议。为深入剖析P2P网络借贷风险,本文从理论和专家调研两方面对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进而根据风险权重及水平的差异相应提出一些监管建议。在文章结构上,本文首先以文献综述的方式介绍国内外学者对P2P网络借贷分类、风控模式及监管思路方面的研究。接着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形成机理并建立一个风险分类框架。随后,本文对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及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国内外经营模式存在的差异及原因,进一步完善在理论部分提出的P2P网络借贷风险分类框架,使之更符合国内行业实际。之后,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数学,实现对P2P网络借贷风险大小的排序。最后,本文根据专家调研结果,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提出一些看法。
其他文献
曹锦炎先生对北京收藏家梁氏庋藏青铜残钟铭文的考释可与随州文峰塔M1(曾侯與墓)所出编钟铭文合观。本文在残钟照片基础上作出摹本、录出钟铭释文,考释详细,颇便利用,现征得
<正>刘某某,女,59岁,1983年6月19日初诊。突发右眼胀痛伴剧烈偏头痛已两天多,头痛如劈,眼珠胀痛欲脱,痛连左侧及巅顶、苦楚异常,呻吟不休,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四肢厥
文章通过对当前中国女装市场特点和消费主体的分析,以及消费市场两种趋向的研究,指出了以女装为主打产品的服装企业的应对策略。
<正>如今,国际医药市场格局正经历着一场巨变,国内医药行业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我国医药企业"走出去"开拓发展空间,既充满机遇又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中国医药保健品进
<正>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看到许多大学生攻读外语,纷纷出国,对我国人才外流感到很着急。我的孩子大学毕业刚两年,就把一份较好的工作辞掉了,要下海做买卖。对此,我
期刊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结算工具,信用证本身不能防止欺诈,因此,信用证诈骗案件发生率很高,且诈骗数额巨大,严重破坏了国际间的正常贸易。文章结合当前国际贸易中在信
郡国上计在西汉与东汉发生一些微妙变化:西汉时,除武帝曾四次亲自受计外,并无皇帝受计与召见计吏的惯例。朝廷主计的是丞相与御史府,计吏离京前,丞相(司徒)召见计吏,并遣属吏
本文根据自治区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数据 ,对新疆维吾尔族在业人口的产业结构、职业分布 ,以及分性别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
建筑设计单位属于技术服务型单位,抛开设计水平和设计手段等主导因素,着重研究一下管理方面的问题,不难发现目前从管理思路、管理措施到管理手段,都需要改革创新.管理本身的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主要包括传统财务业绩评价方法、经济增加值(EVA)、平衡积分卡(BSC)。文章通过对经济增加值与平衡积分卡两种较新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比较,运用层次